一、现在网贷逾期,被起诉的情况到底多不多?
说起网贷,现在年轻人几乎没人不知道,手头紧的时候,手机上点一点,钱就到账了,确实方便,但方便归方便,这钱可不是白拿的,到期了就得还,一旦还不上,逾期了,各种催收电话、短信就来了,搞得人焦头烂额,这还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一名处理过不少债务纠纷的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个大家可能都关心,或者身边有人正在经历的事儿:网贷逾期之后,被起诉的情况到底多不多?
咱得明确一点,只要是正规的借贷关系,不管是银行贷款还是网贷,逾期了,债权人(也就是放贷的平台)理论上都有权利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追讨。“会不会被起诉”,答案是“有可能”。
“有可能”不代表“大概率会”,从实际情况来看,网贷逾期后,真正走到法院起诉这一步的,比例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高,为什么呢?
起诉成本不低:对网贷平台来说,起诉一个借款人,需要投入时间、人力、物力,还要承担诉讼费,如果一笔借款的金额本身不大,比如就几千块钱,那起诉可能就不太“划算”,平台可能会觉得,与其花精力去打官司,不如用其他催收方式试试。
标的额大小是关键:逾期金额越大,被起诉的可能性相对就越高,几万、几十万的逾期,平台肯定会更重视,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欠款的意愿也更强,几百、几千块的,除非是特殊情况,否则起诉的优先级可能会靠后。
平台的催收策略:很多网贷平台在起诉前,会先通过电话、短信、上门(少数)、第三方催收公司等各种方式进行催收,这是他们成本相对较低,也更快捷的方式,只有当这些常规手段都不太奏效,或者平台觉得有必要通过诉讼来施压或树立典型时,才会考虑走法律程序。
平台自身的合规性:这一点也很重要,有些网贷平台自身的利率、收费模式可能存在一些争议,甚至不合规的地方,他们也担心一旦起诉,这些问题会在法庭上被放大,反而对自己不利,对于这类平台,起诉可能会更谨慎。
这绝对不是说大家可以心存侥幸,觉得“反正起诉的少,我就拖着不还”。概率不高,不代表没有!近年来,国家对网贷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一些合规的大平台,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和正常的金融秩序,对于恶意拖欠、金额较大的逾期,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案例也在逐渐增多,即使没被起诉,逾期带来的征信污点、高额罚息、持续的催收骚扰,也足够让人头疼了。
以案说法:
给大家说个我之前接触过的小案例吧,小王(化名),年轻人,喜欢超前消费,在几个网贷平台都借了钱,加起来大概有3万多,后来因为工作变动,收入断了,一下子就还不上了,逾期的前几个月,催收电话、短信简直是“轰炸式”的,里面不乏一些“再不还钱就起诉你”、“让你上失信名单”之类的狠话,小王吓坏了,天天吃不好睡不好,担心自己马上就要被法院的人找上门。
他找到我的时候,整个人状态都很差,我帮他分析了一下情况:他的总欠款金额虽然不算特别巨大,但也不是小数目;他逾期的时间已经有半年多了,我告诉他,被起诉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也不是马上就会发生,我建议他主动联系平台,说明自己的困难,看能不能协商一个还款计划。
后来,小王在我的指导下,试着跟其中两家金额较大的平台进行了沟通,一开始平台态度也很强硬,但小王表现出了积极还款的意愿,只是暂时没有全额偿还能力,经过几次拉锯,其中一家平台同意了他分期还款的请求,另一家虽然没同意分期,但也把催收的频率降了下来,到目前为止,小王还在按协商的计划慢慢还款,暂时还没有收到法院的传票。
这个案例想说的是,网贷逾期后,起诉是可能发生的后果之一,但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然马上发生的,积极面对,尝试沟通,有时候事情会有转圜的余地。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可以通过“中国法律法规数据库”等官方渠道查询最新版本)
律师总结:
“网贷逾期后被起诉得多吗?”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多”或“不多”的答案,它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逾期金额、逾期时间、平台策略、平台合规性等等。
我的几点建议: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一名处理过不少债务纠纷的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个大家可能都关心,或者身边有人正在经历的事儿...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