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老赖多不多?借出去的钱还能不能要回来?

金融债务34秒前1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你心一软就转了账,结果一拖再拖,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连人影都找不着?更扎心的是,你还听说:“广东这边老赖特别多,钱借出去就跟泼水一样收不回。”
这话听着吓人,那到底是不是真的?我这个干了十几年民商事纠纷的律师,就跟你掏心窝子聊聊:广东的老赖到底多不多?我们普通人借出去的钱,还有没有希望拿回来?

先说结论:不是广东“老赖”多,而是经济活跃的地方,借贷纠纷自然也多。
广东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民营经济发达,人与人之间的资金往来频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做生意周转、朋友救急、亲戚互助,借钱太常见了,可正因为频繁,一旦有人信用崩塌,欠钱不还,就容易被放大成“广东老赖遍地走”的印象。

广东老赖多不多?借出去的钱还能不能要回来?

但你要明白,“老赖”从来不是地域问题,而是人性和规则的问题。
有些人确实一开始就没打算还,打着“熟人好说话”的旗号钻空子;也有些人是真的遇到困难,暂时还不上,但后续消极应对,拖着拖着就成了“事实老赖”,不管哪种情况,只要你没留证据、没走法律程序,钱基本就悬了。

那咱们普通人怎么办?难道只能认栽?

当然不是!关键在于:从借钱那一刻起,就要有“法律思维”。

别怕伤感情,该写的借条一定得写。
哪怕对方是你亲兄弟,转账时备注一句“借款”,白纸黑字写清楚金额、利息(如果有的话)、还款时间、身份证号,最好再让对方按个手印,别觉得麻烦,这叫防患于未然。

保留所有证据。
微信聊天记录别删,转账记录存好,通话录音也可以合法录下来(注意:单方录音在民事案件中是可以作为证据的),这些在未来打官司时,都是能“救命”的东西。

一旦发现对方有逃避迹象,别犹豫,赶紧行动。
很多人抱着“再等等,说不定他就还了”的心态,结果等来的是对方转移财产、注销微信、换个手机号彻底失联,等你真去法院起诉,人找不到、财产查不到,就算赢了官司,执行也是难上加难。

记住一句话: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以案说法:

去年我代理一个案子,广州一位做小生意的张姐,借给老乡5万元应急,说是三个月内还清,当时口头说的,只有一条微信:“姐,急用钱,过阵子一定还!”然后张姐就转了账,结果半年过去,对方不仅不还,还把张姐拉黑。

张姐来找我的时候,情绪崩溃:“我以为是老乡,信他一次,没想到他这么狠。”
我们立刻启动程序:调取微信实名信息、申请财产保全、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虽然对方玩失踪,但我们通过公告送达完成了开庭,最终法院判决对方偿还本金及逾期利息

最关键的是——我们在起诉前查到他在佛山有一套小产权房,虽然不能拍卖,但可以限制交易,这一招让对方坐不住了,主动联系调解,最后分期还清。

你看,只要有证据、懂流程、敢维权,就算对方想当“老赖”,法律也能让他付出代价。


法条链接: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一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
    “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


律师总结:

别再被“广东老赖多”这种标签吓住,真正可怕的不是老赖多,而是我们大多数人缺乏风险意识和维权勇气
借钱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用感情代替规则。
从现在开始,
✅ 借钱一定要签借条,哪怕是一张简单的纸质条子;
✅ 转账务必备注“借款”,别用“给你钱”“转你一下”这种模糊说法;
✅ 一旦发现不对劲,三天内开始收集证据,三十天内考虑是否起诉;
✅ 不要羞于打官司,法律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这个社会不会因为你的善良而变得更温暖,但会因为你的清醒而少受伤害。
钱可以借,但底线不能丢;情义要讲,法律更要懂。
别让一时的心软,变成日后的心碎。

广东老赖多不多?借出去的钱还能不能要回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刑事案件必须请律师吗?不请律师的后果是什么?
« 上一篇2分钟前
×
11
2025 11

广东老赖多不多?借出去的钱还能不能要回来?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你心一软就转了账,结果一拖再拖,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连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