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录用4050人员有哪些优惠政策
法律解析: 企业录用4050人员可享受社保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社保补贴是企业录用4050人员较为常见的优惠政策。为了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的4050人员,减轻企业在用人成本方面的负担,各地...
企业招聘残疾人员工在税收、社保等方面有优惠政策,包括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增值税即征即退、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
一、企业所得税优惠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也就是说,企业支付给残疾人员工的工资可以双倍在税前扣除,这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减少企业所得税的缴纳金额。例如,企业支付给残疾人员工的年工资为10万元,那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以按照20万元进行扣除。
二、增值税优惠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实行由税务机关按纳税人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的办法。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月可退还的增值税具体限额,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所在区县(含县级市、旗)适用的经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月最低工资标准的4倍确定。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企业的增值税负担,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
三、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减免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一定比例(通常为1.5%,具体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定),可以免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保障金,但安置残疾人就业越多,缴纳的保障金就越少。例如,企业在职职工总数为100人,若安排2名残疾人就业,达到了规定比例,就无需缴纳残保金;若只安排了1名残疾人就业,未达到比例,则需要按照一定公式计算缴纳部分残保金。
四、其他优惠部分地区还可能给予企业一些其他方面的优惠政策,如在场地租赁、水电费补贴等方面提供支持,以鼓励企业积极招聘残疾人员工,促进残疾人就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第三十六条
国家对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超过规定比例或者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和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国家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确定适合残疾人生产、经营的产品、项目,优先安排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并根据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的生产特点确定某些产品由其专产。
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购买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的产品或者服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
对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优先核发营业执照。
对从事各类生产劳动的农村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在生产服务、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购销和信贷等方面,给予帮助。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第一条
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纳税人),实行由税务机关按纳税人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的办法。
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月可退还的增值税具体限额,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所在区县(含县级市、旗,下同)适用的经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同)人民政府批准的月最低工资标准的4倍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三十条
企业的下列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一)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二)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法律解析: 企业招聘残疾人员工在税收、社保等方面有优惠政策,包括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增值税即征即退、减免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