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的区别
法律解析: 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存在多方面区别,养老保险是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具有强制性;补充养老保险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的补充,不具有强制性,旨在提高退休后生活质量。...
企业养老保险交15年能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不是固定的,受个人缴费情况、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等多种因素影响,难以给出具体金额。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有的还有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基础养老金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从基础养老金来看,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体现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资状况。不同地区该数值差异很大,经济发达地区的社平工资高,基础养老金也会相应较高。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与个人的缴费情况相关,缴费基数越高,该数值越大。缴费年限在本题中是15年,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越多。
对于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是个人历年缴纳养老保险费的积累,缴费基数高、缴费时间长,储存额就多。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例如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55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70个月。
举例来说,假设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个人历年缴费基数都为当地平均工资的60%,每月缴费金额为400元,缴费15年,个人账户储存额约为7.2万元(未考虑利息等因素)。60岁退休时,基础养老金 =(5000 + 5000×0.6)÷ 2 × 15 × 1% = 6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 = 72000 ÷ 139 ≈ 518元,每月养老金总额约为1118元。但如果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可能达到8000元甚至更高,养老金数额也会大幅提高。
企业养老保险交15年能领取的养老金受多种因素影响,要准确计算需结合当地政策和个人实际缴费情况。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法律解析: 企业养老保险交15年能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不是固定的,受个人缴费情况、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等多种因素影...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