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岁以上有没有误工费

法律解析:

60周岁以上可能有误工费。误工费的赔偿关键在于受害人是否因侵权行为导致实际收入减少,而非单纯依据年龄判断。如果60周岁以上的人仍有工作和收入,因侵权受到伤害导致收入减少,就有权主张误工费。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误工费的认定遵循损失填补原则。法律并未将60周岁作为划分是否能主张误工费的界限。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这里强调的是“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并没有对年龄作出限制。

对于60周岁以上人群的实际情况,很多60周岁以上的人依然活跃在工作岗位上。比如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像医生、教师、工程师等,他们即使过了60周岁,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仍然被单位返聘继续工作;还有一些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退休年龄,一直依靠耕种土地获得收入;一些60周岁以上的老人也会通过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务工作,如门卫、保洁等获取报酬。

主张误工费需要的证据,如果60周岁以上的人要主张误工费,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有工作和收入,以及因侵权行为导致了收入的减少。常见的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作证明、工资流水、雇主的证言等。例如,返聘合同可以证明其与单位存在劳务关系,工资流水能直观反映其收入情况以及受伤后收入的减少情况。

综上所述,60周岁以上的人只要有实际工作和收入,并且因侵权行为导致收入减少,就可以主张误工费。

法律依据: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分享举报
劳动争议的主体
« 上一篇1秒前
×
17
2025 09

60周岁以上有没有误工费

法律解析: 60周岁以上可能有误工费。误工费的赔偿关键在于受害人是否因侵权行为导致实际收入减少,而非单纯依...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