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不给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吗

普法百科1秒前1
法律解析:

拖欠工资不给本身不一定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但如果劳动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用人单位在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生效后,有能力履行支付工资的义务却拒不履行,就可能会被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在现实中,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较为常见。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劳动者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尝试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

在经过劳动仲裁或法院判决后,用人单位需要按照生效的法律文书支付拖欠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有能力支付却故意不支付,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会对用人单位的财产进行调查和处置。如果用人单位仍然拒不履行支付义务,法院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会给用人单位带来严重的后果。例如,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会受到限制或禁止。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等也可能会受到限制,如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等。

不过,如果用人单位确实存在经营困难等客观原因,暂时无法支付工资,并且积极与劳动者沟通,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一般不会被轻易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拖欠工资后是否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关键在于用人单位是否有能力履行支付义务以及是否积极配合执行。

法律依据:

《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

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支付工资,逾期未支付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作出列入决定,将该用人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下简称当事人)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

(一)克扣、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达到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标准的;

(二)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

分享举报
通报批评会计入档案吗
« 上一篇2秒前
×
17
2025 09

拖欠工资不给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吗

法律解析: 拖欠工资不给本身不一定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但如果劳动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用人单位在法院判决或仲...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