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时使用假的毕业证怎么处理

普法百科4小时前1
法律解析:

入职时使用假毕业证,用人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和规章制度采取解除劳动合同等措施,使用假毕业证者可能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若情节严重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

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入职时使用假毕业证属于欺诈行为,因为用人单位通常是基于劳动者提供真实学历等信息才决定与其建立劳动关系。一旦发现劳动者使用假毕业证入职,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因使用假毕业证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比如因能力不足导致项目失败等,用人单位还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民事责任。

对于使用假毕业证的劳动者,在民事方面,除了可能要赔偿用人单位损失外,若因学历造假导致与第三方的合同无法履行,也可能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在行政责任方面,使用假毕业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能会被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从刑事责任角度,若涉及伪造、买卖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人民团体的证件、印章等行为,就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根据刑法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权利,并处罚金。

入职时使用假毕业证是一种严重的不当行为,会带来诸多不利后果,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都应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八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分享举报
死亡赔偿金无能力支付怎么办
« 上一篇4小时前
疫情期间辞职有补偿么
下一篇 »4小时前
×
17
2025 09

入职时使用假的毕业证怎么处理

法律解析: 入职时使用假毕业证,用人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和规章制度采取解除劳动合同等措施,使用假毕业证者可能...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