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自愿放弃社保,现在还能补缴吗?

普法百科4秒前1

老张最近有点烦。
三年前入职时,公司说交社保的话每月到手工资会少一些,他想着“现钱更实在”,就签了《自愿放弃社保承诺书》,如今孩子要上学,本地户口需连续社保记录;母亲生病住院,医保用不了……他才猛然意识到:“自愿放弃”根本不是“占便宜”,而是“埋雷”
他慌慌张张问人事:“我现在想补缴,还来得及吗?”


“自愿放弃社保”在法律上根本无效

很多人和老张一样,以为白纸黑字签了协议,就等于双方达成合意。
但注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这句话里的“必须”二字,是强制性的!
这意味着,缴纳社保是单位的法定义务,也是劳动者的法定权利。权利可以放弃,但法定义务不能通过“协议”来免除,哪怕员工签了一百份《自愿放弃社保承诺书》,从法律上看,这些文件都是无效的,公司该担的责任一分都跑不掉。

那社保还能补吗?能!但有条件

核心答案:可以补缴,但过程复杂,且关键看用人单位是否配合

补缴社保不是个人去社保局交钱就能办成的简单事,它涉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需要回溯过往劳动关系,重新申报工资基数、缴纳本金和巨额的滞纳金(每日万分之五)。

补缴的成功关键,在于证明“劳动关系存续”以及“未足额缴纳”的事实,这意味着你需要:

  1. 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明你在此期间确实是这家公司的员工。
  2. 与公司协商,由单位出面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补缴,这是最直接、最常规的路径。
  3. 如果单位拒不配合,你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履行补缴义务,仲裁胜诉后,可凭裁决书要求社保机构强制单位补缴。

但要特别注意两点

  • 个人无法单独补缴:社保补缴必须以单位为主体进行申请。
  • 滞纳金成本高昂:时间拖得越久,滞纳金滚得越多,这笔钱依法应由用人单位承担,但这也会成为他们不愿意补缴的巨大阻力。

给“老张们”的几点实在建议

  1. 千万别签“自愿放弃协议”:哪怕每月多拿几百块,长远看也是因小失大,社保关联着医疗、养老、生育、工伤、失业五大保障,以及购房、购车、落户等城市权益,是生活最基本的“安全网”。
  2. 如果已经签了,尽快补救:立即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其为你正常参保,如果单位拒绝,不要犹豫,第一时间收集证据(劳动合同、工资流水、打卡记录等),这是你最重要的筹码。
  3. 优先协商,协商不成再仲裁:先与公司友好协商,说明利弊(公司可能面临罚款和滞纳金),若公司态度强硬,再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解决。仲裁时效通常为一年,从你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算起
  4. 咨询专业机构:当地社保热线(12333)、法律援助中心或专业劳动法律师,都能给你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小编总结

“自愿不交社保”是一个美丽的陷阱,法律上站不住脚,现实中也后患无穷,社保是国家给劳动者的强制型福利,是保障我们生活平稳的基石,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放弃。
如果已经错了,别慌张,补缴的通道并未完全关闭,但这是一场与时间和用人单位的博弈。你的行动力越强,手中的证据越充分,拿回这份保障的可能性就越大,维护自身权益,从来都不是小题大做。

当初自愿放弃社保,现在还能补缴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收到网贷逾期执行短信?先别慌,教你几招辨真假!
« 上一篇5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