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假网贷逾期信息?别慌!教你三招拆穿骗局
嘿,朋友!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或者一个陌生电话,劈头盖脸就说你在某某网贷平台借了钱,现在逾期了,要是不赶紧还钱,就要通知你家人朋友,甚至要上门催收?
是不是一下子就心提到了嗓子眼,脑子里飞速旋转:“我借过这笔钱吗?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别慌!先深呼吸!这种事儿啊,十有八九是遇上假网贷逾期信息诈骗了!
这些骗子可贼着呢,他们就是利用咱们怕麻烦、怕影响征信、怕家人朋友知道的心理,想把你唬住,然后乖乖把钱打给他们,咱就来好好聊聊怎么识破他们的鬼把戏,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冒充知名平台,信息模糊不清这些短信开头往往会写“【某某金融】”、“【某某贷】”,听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儿,但你仔细想想,你真的在这个平台借过钱吗?他们说的逾期金额、日期,往往模糊不清,或者与你记忆中的情况完全对不上,有的甚至连你叫什么都写得含含糊糊,或者干脆就是一个你不认识的名字。
恐吓威胁,制造恐慌这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什么“再不还钱就联系你单位领导”、“通知你所有亲友”、“上报征信黑名单”、“要上门催收”,更有甚者,还会P图发一些所谓的“律师函”、“法院传票”,把气氛搞得紧张兮兮的,目的就是让你在恐慌中失去判断力,赶紧交钱了事。
正规的网贷平台,即便是逾期,也会通过官方APP、预留的正规联系方式与你沟通,而且态度相对规范,不会一上来就用极端言语恐吓你。
教你三招,轻松拆穿:
官方核实是王道!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收到这种信息,千万不要点击短信里的任何链接,也不要回拨短信里的陌生电话!你应该自己去手机应用商店下载你确实使用过的网贷平台官方APP,或者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客服电话去查询你的借款情况,如果APP里显示一切正常,那妥妥是骗局!如果压根儿没注册过这个平台,那更不用理了!
冷静回忆辨真伪!仔细想想,这条信息里提到的平台,你到底有没有注册过、借过款?如果完全没印象,或者信息对不上,那基本可以判定是假的,骗子有时候会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你的部分个人信息,然后广撒网,碰运气。
拒绝私下交易,报警求助!如果对方要求你通过微信、支付宝或者银行卡私下转账还钱,那100%是骗子!正规平台还款,只会在平台内部操作,如果对方持续骚扰、恐吓,保留好所有短信、通话记录截图作为证据,果断报警!或者向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等相关部门投诉。
建议参考:
- 立即止损:一旦怀疑是诈骗,坚决不点击不明链接,不回拨不明电话,不向陌生账户转账。
- 报警求助:保留所有相关证据(短信、通话记录、对方发来的“律师函”等截图),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 保护个人信息:平时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不随意注册不明APP,不轻易泄露给他人。
- 官方渠道咨询:如有任何关于征信的疑问,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渠道查询(www.pbccrc.org.cn)。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小编总结:
收到莫名其妙的网贷逾期信息,谁心里都会咯噔一下,但记住,骗子最怕的就是咱们冷静和理智,只要咱们坚持“官方核实、冷静回忆、拒绝私了”这几点,就能让这些假逾期信息无处遁形。
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这“三不”原则要牢记在心,遇到情况别自己扛着,及时报警或者向家人朋友求助,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你,也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警惕,远离骗局,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和好心情!咱们下期再见!
收到假网贷逾期信息?别慌!教你三招拆穿骗局,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