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社保,还能领失业金吗?
大家好,我是张律师,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法律专业人士,我经常遇到朋友们咨询关于社保和失业金的问题,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挺现实的话题:如果你没交社保,到底还能不能领到失业金?这问题听起来简单,但背后涉及的法律...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挺现实的问题——很多朋友在找工作或者换工作的时候,可能心里都嘀咕过:“单位说不交社保,每个月到手工资能多拿点,这划算不?”甚至有的人主动跟公司商量:“社保我就不交了,您直接折现给我行不行?”听起来好像短期挺香,但万一哪天突然失业了,你原本指望的“失业保险”还靠得住吗?
答案可能会让你心头一凉:不交社保,大概率领不到失业保险金。
为啥这么绝对?失业保险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政策,它和我们常说的“五险”是一个整体,单位给你交的社保里,就包含了失业保险这一项,换句话说,社保是“大池子”,失业保险是其中的“小池子”,你只有持续往这个大池子里注水(也就是正常缴纳社保),等你失业了,才能从这个池子里取水喝。
法律上有个词叫“缴费义务”,单位和员工其实都有责任按时足额交社保,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社保里除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也是强制险种,换句话说,不交是违法的,哪怕你签字同意“自愿不交”,在法律面前也是无效的,一旦单位没给你交,或者你主动选择不交,就等于自动放弃了包括失业保险在内的一系列保障。
那有人可能想:“我虽然没交社保,但我确实失业了啊,国家总不能不管吧?”很遗憾,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条件白纸黑字写的很清楚:第一条就是“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你连费都没交,又哪来的“资格”领钱呢?
更现实的是,不交社保,损失的远不止失业保险,比如你的医保报销、养老账户积累、生育津贴、工伤赔偿等等,全部会受影响,短期多拿几百块工资,长远来看,风险是自己扛着的。
小张2021年入职某创业公司,老板说:“咱公司刚起步,社保成本高,你自己同意不交的话,每月多发你800块。”小张觉得划算就答应了,干了两年后,公司因经营不善裁员,小张失业了,他去申领失业保险金,却被工作人员告知:“系统里没有你的缴费记录,不符合领取条件。”
小张傻眼了,去找原单位,单位回复:“当初是你自己同意不交的,我们还多给你钱了,现在怎么能怪我们?”但事实上,根据《社会保险法》,缴纳社保是单位的法定义务,不因员工同意而免除,最后小张虽然通过劳动仲裁责令单位补缴了社保,但因为缴费时间中断、补缴手续复杂,他仍然没能及时领到失业保险金,期间的生活压力全部自己承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哪怕你情我愿“放弃社保”,法律也不认可这种协议的有效性,一旦发生失业、生病等风险,吃亏的是劳动者自己。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所以各位朋友,不管是刚入职的年轻人,还是职场老手,千万不要主动放弃社保,哪怕单位提出“折现”“补贴”,也要坚决拒绝——那不是福利,是埋雷,失业保险虽然不一定每个人都会用到,但它就像一把伞,下雨时才发现没有,就已经晚了。
如果你的单位拒绝缴社保,或者用各种方式诱导你不缴,这本身就是违法违规的,你可以向当地社保征收部门或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必要时申请劳动仲裁,社保不是可选项,而是你劳动权益的“地基”,地基不牢,未来难稳。
希望每个人都能工作时安心踏实,失业时也有制度保障,踏实交社保,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常识。
本文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及实务经验撰写,仅供参考,具体个案请咨询专业律师或社保经办机构。
不交社保,失业了还能领失业保险金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挺现实的问题——很多朋友在找工作或者换工作的时候,可能心里都嘀咕过:“单位说不交社保,每个月到...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