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社保,就能躲过残保金?别天真了!
最近啊,总有些老板私下问我:“听说不交社保,就能省下残保金?是不是真的?”这话一听,我就忍不住摇头——这可不是“省钱”,是实打实的“埋雷”!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不交社保和残保金到底啥关系,背后又藏...
30人以下免征残保金,一般在电子税务局申报时,如实填写相关信息,系统会自动判断是否符合免征条件并享受免征政策。
残保金全称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为了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资金。对于30人(含)以下的企业,暂免征收残保金。
要明确申报时间。残保金申报通常按年进行,各地申报时间存在差异,有的地区是在下半年集中申报,比如7 10月,有的则可能是在12月之前完成申报。企业需要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的通知,以免错过申报时间。
准备好申报所需资料。一般需要准备上一年度本单位在职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等数据。这些数据应如实统计,在职职工人数是指用人单位在编人员或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含1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的人员,工资总额则是指用人单位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总和。
进行申报操作。多数地区可以通过电子税务局进行网上申报,这也是最为便捷的方式。登录当地电子税务局后,找到残保金申报入口,进入申报页面。在申报页面中,按照系统提示,依次填写在职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等信息。当填写的在职职工人数不超过30人时,系统会自动识别该企业符合30人以下免征残保金的政策,申报应缴费额会自动显示为0。
完成申报确认。仔细核对填写的信息,确保准确无误后,点击提交申报。申报成功后,可在电子税务局查询申报结果。如果在申报过程中遇到问题,可随时联系当地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热线或前往办税服务厅寻求帮助。
法律依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第二条
保障金是为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缴纳的资金。
第六条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具体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定。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保障金。
第十条
保障金一般按月缴纳。
用人单位应按规定时限向保障金征收机关申报缴纳保障金。在申报时,应提供本单位在职职工人数、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等信息,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十六条
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对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在职职工总数20人以下(含20人)的小微企业,免征保障金。
《关于延续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优惠政策的公告》第二条
在职职工人数在30人(含)以下的企业,继续免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第三条
本公告执行期限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对符合本公告规定减免条件但缴费人已缴费的,可按规定办理退费。
法律解析: 30人以下免征残保金,一般在电子税务局申报时,如实填写相关信息,系统会自动判断是否符合免征条件...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