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不逾期就能减免费用?这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金融债务36秒前1

"零逾期就能申请费用减免!"——最近不少网贷平台打出了这样的宣传口号,听起来像是给老实还款用户的福利,但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吗?这些所谓的"减免政策"背后藏着什么猫腻?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网贷减免费用的那些门道。

网贷减免费用的真相

首先明确一点:正规网贷平台不会主动给未逾期用户减免费用,利息和手续费是金融机构的主要盈利来源,如果健康还款的用户都能随意减免,平台靠什么生存?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不逾期减免"大致分三种情况:

网贷不逾期就能减免费用?这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1. 营销噱头:所谓"减免"往往是把高额服务费包装成"优惠后的价格",实际综合年化利率可能仍超过36%的法定红线。
  2. 债务重组套路:通过诱导用户办理新的贷款来"覆盖"旧债,实质是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
  3. 违规操作:部分平台通过减免诱导用户配合"刷流水""养账户"等违法行为。

以案说法:减免背后的法律风险

2022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布的一起典型案例中,某平台以"优质用户专享"名义,向按时还款的小王推荐"利息减免计划",要求先支付2000元"手续费"才能享受减免,结果小王支付后,平台不仅未减免费用,还以"系统故障"为由继续催收全款。

法院最终认定该平台构成欺诈,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王因轻信"减免承诺",在原本无逾期的情况下多支出了维权成本,这提醒我们:凡是要求"先交钱再减免"的,99%是骗局。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你要知道

  • 《民法典》第680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办法》第20条:不得虚假宣传、误导性营销。
  • 《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综合资金成本(含手续费)年化不得超过36%。

守住钱包的三条铁律

  1. 警惕"好心人":真正的减免只会发生在逾期后协商中,且需签订书面协议。
  2. 算清总成本:用IRR公式计算实际年化利率,超过24%的部分可依法主张调整。
  3. 留存证据:所有"减免承诺"必须保存截图、录音,最好通过平台官方渠道确认。

网贷江湖里,所有突如其来的"优惠"都标好了隐藏价格,与其指望减免,不如在借款前看清合同条款,若已陷入减免骗局,及时向金融监管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帮助才是正道。

网贷不逾期就能减免费用?这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网贷次数多但是没有逾期受影响吗?
« 上一篇6分钟前
×
15
2025 09

网贷不逾期就能减免费用?这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零逾期就能申请费用减免!"——最近不少网贷平台打出了这样的宣传口号,听起来像是给老实还款用户的福利,但天上真...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