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贷平台会被大家联名起诉呢?
最近几年,网贷这东西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有的人急用钱,觉得网贷方便快捷;可有的人借了之后,才发现掉进了“坑”里,经常能听说某某网贷平台被一大群人联名起诉了,这到底是为啥呢?好好的借钱还钱,怎么就闹到法庭上,还是一群人一起告呢?
其实啊,这背后往往是网贷平台自身出了不少问题,把借款人逼得没办法了,才会联合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咱们来捋一捋,哪些常见的“坑”容易让网贷平台惹上“联名”的官司:
利息高得离谱,“砍头息”阴魂不散:这是最常见的,很多平台宣传的时候说利息很低,但实际上手续费、服务费、违约金等各种名目加起来,年化利率远超国家法律规定的上限(目前是LPR的4倍),更狠的是“砍头息”,比如你借1万,到手只给你8千,那2千直接就被平台以“手续费”等名义扣掉了,但利息却按1万来算,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嘛!
暴力催收,骚扰不断:一旦借款人逾期,各种催收手段就来了,电话轰炸、短信辱骂、威胁恐吓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会骚扰借款人的家人、朋友、同事,搞得人尽皆知,严重影响借款人的正常生活和名誉,这种“软暴力”催收,简直让人崩溃。
信息不透明,合同藏猫腻:借款合同条款复杂晦涩,关键的利率、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信息要么模糊不清,要么藏在不起眼的地方,很多借款人稀里糊涂就签了字,事后才发现不对劲,但为时已晚,还有的平台会偷偷收集、滥用甚至泄露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这也是个大问题。
虚假宣传,诱导借贷:有些平台为了拉客户,会进行虚假宣传,比如承诺“无抵押、无担保、秒到账、低利息”,但实际办理时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诱导一些风险承受能力差的人借了不该借的钱。
当这些问题集中爆发,单个借款人势单力薄,维权困难时,大家就会想到抱团取暖,联合起来起诉网贷平台,这种“联名起诉”的方式,一方面能集中证据,形成合力,增加胜诉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能引起社会和监管部门的关注,给网贷平台施加更大的压力。
以案说法:利息滚雪球,多人联合讨公道
小张、小李和小王(均为化名),几年前因为各自的原因,分别在某网贷平台“XX贷”上借了钱,起初觉得额度小、下款快,挺方便,但借了之后才发现,除了标明的利息,还有各种名目的“服务费”、“管理费”,算下来实际利率高达百分之六七十。
后来,小张因为一次意外导致收入中断,没能按时还款,平台的催收电话就开始不分昼夜地打,还骚扰了他的父母和单位领导,让他丢尽了脸面,小李和小王也遭遇了类似的高额利息和暴力催收。
在一次偶然的线上交流中,三人发现彼此的遭遇惊人地相似,XX贷”的受害者远不止他们三个,他们决定联合起来,收集了各自的借款合同、还款记录、催收短信和通话录音等证据,共同委托了律师,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他们的诉讼请求主要包括:请求法院认定借款合同中超过法定利率上限的部分无效,要求平台返还已支付的超额利息;请求法院判令平台停止暴力催收行为,并就其侵权行为道歉;要求平台赔偿因暴力催收造成的精神损失。
法院经过审理,最终支持了小张等人的部分诉讼请求,判决平台收取的超额利息无效,并责令平台停止违法催收行为,这个案例就是典型的因网贷平台存在高额利息和暴力催收问题而引发的联名诉讼,也给其他受到类似侵害的借款人提了个醒。
相关法条链接
遇到网贷纠纷,以下这些法律知识你可能用得上:
关于借款利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除外。 (具体LPR数值可查询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官网)
砍头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关于暴力催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等条款,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都可能适用于暴力催收行为。 《个人信息保护法》也明确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关于平台资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对网贷平台的资质、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等都有明确要求。
(注:以上为法条核心内容简述,具体法律条文请查阅官方发布的完整文本。)
网贷平台之所以会被联名起诉,归根结底,还是部分平台为了追求高额利润,无视法律法规,在经营过程中埋下了太多“雷”,作为借款人,在选择网贷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阅读合同条款,警惕过高的利息和各种变相收费。
如果不幸遭遇了不公平对待,
- 利息高得吓人,远超法律红线;
- 遭遇暴力或软暴力催收,影响正常生活;
- 个人信息被违规收集、泄露或滥用;
- 平台存在虚假宣传、合同欺诈等行为。
你不是孤单的,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 保留证据:所有的借款凭证、还款记录、沟通记录(短信、微信、通话录音)、催收证据等,都要妥善保存。
- 联合维权:可以尝试寻找其他受害者,联合起来,共同收集证据,这样更有力量,也能分担维权成本。
- 寻求帮助:可以向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投诉,也可以咨询专业律师,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也想告诫那些还在游走于法律边缘的网贷平台:合规经营才是长久之计,任何试图通过钻空子、踩红线来牟利的行为,最终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市场的抛弃,只有真正尊重和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才能赢得信任,实现健康发展。
为什么网贷平台会被大家联名起诉呢?,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