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交通事故当事人不必举证
一、哪些情况交通事故当事人不必举证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存在一些当事人不必举证的情况:
1.对方当事人自认的事实:若对方当事人对某一事实明确承认,另一方当事人无需对该事实进行举证。比如对方承认是自己导致事故发生。
2.众所周知的事实:像一些在特定区域内广为人知的重大交通路况事件等,这类事实无需当事人举证证明。
3.根据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例如法律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在符合该情形时,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无需举证自己无过错。
4.根据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如事故现场显示车辆有紧急刹车痕迹且严重变形,可据此推定车辆当时处于高速行驶状态,另一方无需再对车速情况额外举证。
5.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若之前有相关生效判决认定了某些事实,在本次交通事故处理中,涉及相同事实时当事人无需再举证。
6.已为仲裁机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与法院生效裁判同理,仲裁机构生效裁决确认的事实,当事人不必再举证。
7.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经过公证的事实,当事人通常无需再举证证明。
二、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的流程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流程如下:
1.确保安全: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停车,打开危险警示灯,并在车辆后方适当距离放置三角警示标志,避免二次事故。
2.拍照取证: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照片需清晰反映车辆位置、碰撞部位、刹车痕迹等重要信息。拍摄车辆全景、受损细节以及周围环境等多方位照片。
3.记录信息:记录双方当事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号、车牌号、保险等信息。
4.撤离现场:拍照和记录信息后,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避免造成交通拥堵。
5.协商责任:根据事故情况,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事故责任。若能达成一致,填写《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
6.保险报案:向各自的保险公司报案,告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情况。
7.定损理赔:按照保险公司指引,到指定的定损点进行车辆定损。定损后,根据保险合同进行理赔。
通过快速处理流程,能在保障自身权益的同时,提高处理效率,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三、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呢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实施条例。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这一规定是责任认定的核心准则。
具体来说,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则进一步细化了责任认定规则。如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这些规定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引。
以上是关于哪些情况交通事故当事人不必举证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