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工伤费用咋入账?入账后有啥坑要防?
好嘞,各位老板、HR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个既关系到员工福祉,又关系到公司钱袋子的事儿——员工工伤费用,这工伤一旦发生,不仅员工遭罪,公司处理起来也是一堆头疼事儿,尤其是这钱怎么花、账怎么记,更是让不少...
工伤保险入账报销一般分为确认工伤、收集材料、提交申请、审核拨付等步骤,企业入账则要根据不同情况计入相应会计科目。
首先是确认工伤。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接着收集材料。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书、诊断病历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在工伤认定后,对于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要在伤情相对稳定后进行鉴定,获取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然后提交申请。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携带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医疗费用发票、费用清单等相关材料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待遇申报手续。
社保经办机构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按照规定进行工伤保险待遇的拨付。拨付的费用可能包括医疗费用、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
对于企业来说,在入账方面,如果企业垫付了工伤费用,在收到工伤保险报销款时,若报销款大于垫付金额,将差额冲减“管理费用——福利费”等科目;若报销款小于垫付金额,不足部分计入“管理费用——福利费”等科目。例如,企业垫付医疗费用时,借记“其他应收款——工伤保险”,贷记“银行存款”;收到报销款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总之,工伤保险的入账报销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操作。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法律解析: 工伤保险入账报销一般分为确认工伤、收集材料、提交申请、审核拨付等步骤,企业入账则要根据不同情况...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