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怀孕期间工资该怎么发放
法律解析: 员工怀孕期间工资发放根据不同情况而定。正常出勤的,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处于产假期间的,已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津贴;未参...
职工怀孕期间工资的计算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若女职工正常出勤工作,工资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正常发放;若女职工申请产前假,工资一般按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若女职工休病假,工资按照病假工资的规定计算。
当女职工在怀孕期间能够正常出勤工作时,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向其支付工资。这里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等各项应得收入。例如,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为5000元,那么在女职工正常工作期间,每月就应发放5000元工资,不能因为怀孕而降低工资待遇。
关于产前假工资。根据相关规定,女职工妊娠七个月以上(按二十八周计算),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产前假的工资,按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一般为本人工资的80%。比如女职工月工资为6000元,那么产前假期间每月工资则为6000×80% = 4800元。
如果女职工在怀孕期间因为身体原因需要休病假,工资按照病假工资的规定计算。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假设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2000元,那么女职工病假期间的工资最低为2000×80% = 1600元。
另外,对于实行计件工资的女职工,在怀孕期间,应根据其正常劳动的情况,合理计算工资。若因怀孕导致工作效率有所下降,但仍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不能随意降低其计件单价来减少工资。
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怀孕女职工的工资权益,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降低其工资待遇。女职工自身也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六条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法律解析: 职工怀孕期间工资的计算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若女职工正常出勤工作,工资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正常...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