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后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普法百科1秒前1
法律解析:

工伤鉴定后申请劳动仲裁,需准备好仲裁申请书、证据材料等,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后续按仲裁委要求参加仲裁活动。

要明确申请劳动仲裁的前提是与用人单位就工伤等问题存在争议。比如,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伤待遇,或者双方对赔偿金额无法达成一致等情况。

准备仲裁申请材料:这是申请劳动仲裁的重要步骤。第一,需撰写仲裁申请书,内容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等;仲裁请求,即明确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的赔偿项目及具体金额,像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补助金等;事实和理由,要详细陈述工伤发生的经过、工伤鉴定的情况以及与用人单位协商的过程等。第二,准备证据材料,主要有工伤认定决定书,它是认定工伤的关键依据;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用以确定伤残等级;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还有医疗费用票据、病历等与工伤治疗相关的材料。

确定管辖的劳动仲裁委员会:一般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地,用人单位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提交申请并等待受理:将准备好的仲裁申请书和证据材料一式多份提交给选定的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受理,会通知申请人并送达相关文书;若不受理,也会说明理由。

参加仲裁活动:受理后,仲裁委员会会安排开庭时间和地点。申请人需按照通知准时参加仲裁庭审,在庭审中要如实陈述事实,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仲裁庭会根据双方的陈述和证据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整个过程中,申请人要积极配合仲裁委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
分享举报
劳动合同最晚什么时候给员工
« 上一篇2秒前
×
25
2025 11

工伤鉴定后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解析: 工伤鉴定后申请劳动仲裁,需准备好仲裁申请书、证据材料等,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后...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