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工伤认定书下来后该做什么工作
法律解析: 死亡工伤认定书下来后,应及时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如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同时,处理好丧葬事宜,准备相关证据材料,关注赔偿标准和期限等。 当死亡工伤认定书下来后,有一...
死亡工伤认定书下来后,接下来通常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因已死亡一般鉴定的是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相关事宜)、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若协商不成则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解决赔偿问题,最后完成赔偿支付等流程。
虽然职工已经死亡,但劳动能力鉴定依然是必要的环节。在工伤认定决定书下达之后,需要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相关鉴定。这主要是为了确定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通过劳动能力鉴定,能准确核算出各项的具体金额。
在确定赔偿标准和金额后,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这是解决赔偿问题较为便捷的方式。双方可以就赔偿的支付方式、时间等具体细节进行沟通和协商。用人单位一般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鉴定结果,及时支付各项赔偿费用。如果用人单位愿意积极配合,并且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那么赔偿问题可以较为顺利地解决。
如果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就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法律措施。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劳动仲裁是一种准司法程序,由劳动仲裁委员会对双方的争议进行审理和裁决。在仲裁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以支持自己的诉求。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仲裁裁决,还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的审理,并作出最终的判决。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保存好各种证据,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时效,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当赔偿问题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得到解决后,用人单位应按照最终的结果支付赔偿款,完成整个工伤死亡赔偿的流程。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法律解析: 死亡工伤认定书下来后,接下来通常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因已死亡一般鉴定的是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