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扰民怎么算?半夜放歌、装修打墙,邻居报警有用吗?
晚上十一点半,楼上还在“咚咚咚”砸墙装修;隔壁情侣半夜K歌嗨到凌晨两点;楼道里狗叫一整晚不停歇……忍无可忍时,你是默默关窗叹气,还是拿起电话直接报警?可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才算“扰民”?报了警,警察真...
半夜放歌扰民报警,只要存在该行为且干扰到他人正常生活就可以报警,没有严格的量化条件。但从实际处理角度,若能证明声音超过当地噪声排放标准更有利于警方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应受到相应处罚。半夜通常是人们休息的时间,放歌的行为如果达到了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程度,就属于违法行为,此时报警是合理且被允许的。
在实际操作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达到多少分贝才可以报警,但不同区域有对应的噪声排放标准。例如,在居民住宅区,夜间(22点至次日6点)噪声排放限值一般是45分贝到55分贝不等。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专业的噪声检测设备记录下放歌声音的分贝数值,若超过了当地规定的标准,这将是非常有力的证据,能让警方更清晰地判断该行为是否构成扰民。
即便没有专业设备测量分贝,也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方式来证明扰民情况。比如,周围邻居的证人证言,大家都受到了该歌声的干扰,影响了正常休息,这种多人的共同反馈也是很重要的。还可以用手机等设备录制放歌的音频、视频,记录下具体的时间、声音大小等情况,这些资料在报警时都有助于警方了解实际情况。
报警时,要向警方准确清晰地说明事发地点、大致情况等信息。警方接到报警后,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一般会先对扰民者进行警告,若警告后仍不改正,将依法对其进行处罚。所以,只要半夜放歌干扰到了正常生活,就可以及时报警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同时依法享有获取声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噪声污染防治的权利。排放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轻噪声污染。
第七十条
对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社会生活噪声扰民行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人应当及时劝阻、调解;劝阻、调解无效的,可以向负有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报告或者投诉,接到报告或者投诉的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法律解析: 半夜放歌扰民报警,只要存在该行为且干扰到他人正常生活就可以报警,没有严格的量化条件。但从实际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