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老婆借钱不还?别慌,三步教你合法追回血汗钱!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糟心事?朋友、亲戚甚至熟人,张口就是“借点钱周转一下”,说得情真意切,信誓旦旦说“下个月一定还”,结果呢?一个月拖成三个月,三个月拖成一年,最后干脆玩失踪,更让人火大的是——借款人明...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亲戚,甚至同事,明明已经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赖”),却还在外面到处借钱,一副“我还能周转”的样子,等你把钱借出去后,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找不着,你气得发抖,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报警?人家说这是民事纠纷;起诉?他又没钱执行不了。
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视角,带你扒一扒这类“已是老赖还敢借钱”的背后套路,更重要的是——教你几招实用狠招,既能自保,又能合法追回损失。

很多人以为,一旦成了“老赖”,就等于社会性死亡,寸步难行,但现实是,有些人心思比你还深。
他们清楚:
更恶劣的是,有些人明知自己被列入失信名单,还故意隐瞒身份继续借款,这就已经不是简单的“欠钱不还”了,可能涉嫌诈骗!
记住这几个动作,花5分钟就能避坑:
✅第一步: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输入对方姓名+身份证号(如果知道),就能查到他是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有没有被执行案件,这是最权威的官方渠道,免费、公开。
✅第二步:看借条和聊天记录有没有“虚构事实”
比如他说“公司账上有500万下周到账”,结果你一查他公司早就注销了;或者说“房子抵押能贷300万”,实际上房子早被查封了,这种就是典型的“虚构还款能力”。
✅第三步:注意借款时的态度和用途
正常人借钱会不好意思,会主动写借条、承诺还款时间,而老赖往往口气大、承诺多、从不签正式协议,甚至用“口头约定”搪塞你。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借给多年未联系的老同学张某80万元,说是投资一个“稳赚不赔”的工程项目,张某当时穿名牌、开豪车,朋友圈天天晒工地、签合同,还主动写了借条。
可三个月后,人消失了,李女士着急,去法院查才发现:张某早在两年前就被列入失信名单,名下三套房产全部被查封,还有五起未执行的民间借贷案!
更关键的是,我们调取了他的微信聊天记录,发现他在向李女士借钱的同时,还在向另外三人借款,总额超过200万,且都用了同样的话术。
我们立刻以“涉嫌诈骗罪”向公安机关报案,法院认定张某明知无偿还能力仍虚构项目骗取财物,构成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责令退赔。
这个案子的关键点就在于:不是所有“不还钱”都是民事纠纷,如果存在“骗”的成分,那就是刑事犯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 重点在于“非法占有目的” + “虚构事实”,如果对方明知自己是老赖、无偿还能力,还编造项目、伪造资产、谎报收入来借钱,这就是典型的诈骗。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一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借款,否则出借人有权提前收回借款。
👉 即使不构成犯罪,如果你发现他把钱挪作他用(比如赌博、还高利贷),也可以依法追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九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时,若发现可能涉及诈骗等犯罪行为的,应裁定驳回起诉,并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 这意味着:法院也会帮你识别“假借款、真诈骗”。
作为律师,我见过太多因“讲情面”而血本无归的案例,我想告诉你的是:
🔹不要因为熟人关系就放松警惕,越是熟人越要走正规流程。
🔹借条不是形式,是救命稻草——必须写清金额、利息、用途、还款时间,最好有见证人或录音。
🔹查一次“执行信息”,比听十句承诺都管用。
🔹一旦发现对方是老赖还敢骗你钱,别犹豫,直接报警,这不是小气,是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权利。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善良要有牙齿,信任要有底线。
你可以帮人,但别让自己成为别人翻身的垫脚石。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不妨先停下来,查一查,问一问,必要时找专业律师介入。晚一步行动,可能就永远追不回来了。
—— 一位不愿看到无辜人受伤的执业律师
老赖在外借钱不还?这招能让你看清真相,还能合法追回血汗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亲戚,甚至同事,明明已经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赖”...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