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容易要钱难?老赖欠钱不还,三招教你合法追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糟心事?朋友开口借钱,信誓旦旦说“下个月就还”,结果一个月拖成一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见面装傻充愣,活生生上演一出“人间蒸发”,你心里憋屈吧?可又怕撕破脸、怕打官司费时费力——别急...
朋友张嘴借五千,说“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半年过去,电话不接、微信已读不回,一问就说“最近手头紧”;亲戚开口三万块救急,当初信誓旦旦“绝不赖账”,可如今见面装熟人,躲着走?更气人的是,有些人不仅不还钱,还反过来倒打一耙:“谁让你心软借的?”
这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曝光他!发朋友圈、抖音、微信群,贴上对方照片、身份证信息、借款记录,配上一句:“警惕这个人,借钱不还!”觉得这样能逼他还钱,还能让别人避雷,但问题是:这样做真的合法吗?会不会把自己从受害者变成被告?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当遇到“老赖”借钱不还时,到底该怎么办?曝光到底能不能用?有没有更稳妥、更有效的方式?
先说结论:单纯的曝光行为,极有可能踩到法律红线。
你想啊,哪怕对方真是老赖,他也有基本的人格权,比如名誉权、隐私权,你在朋友圈或社交平台公开他的姓名、照片、住址、身份证号,甚至编段子讽刺挖苦,这已经超出了合理维权的范畴,可能构成《民法典》里的侵犯他人隐私权和名誉权。
举个例子:小王把老李欠钱不还的事发到小区业主群,还附上了老李的身份证截图和家庭住址,老李因此被邻居指指点点,孩子在学校也被议论,老李一怒之下起诉小王侵犯隐私权,法院最后判小王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费,你说冤不冤?本来你是受害者,结果反倒赔了钱、丢了理。
情绪宣泄解决不了问题,合法手段才能真正拿回属于你的钱。
别急,我给你梳理一套合法、高效、有震慑力的追债四步法:
你现在就要马上整理所有能证明借贷关系的材料:
⚠️ 特别提醒:口头借钱风险极大!没有书面凭证,打官司都难赢。
不要只是打电话骂人,而是用文字形式正式催款,比如发一条微信:“XX,你于2023年5月向我借款2万元,约定2024年1月归还,至今未还,请于7日内联系我协商还款事宜,否则我将依法追责。”
这条信息一定要发,而且别删,它不仅能证明你在主张权利,还能中断诉讼时效(后面会讲)。
很多人觉得律师函是“吓唬人”,其实不然,一份正规的律师函,是由执业律师出具的法律文书,代表你正式启动法律程序的态度,它会明确告知对方:
很多老赖看到律师函就怂了,因为这意味着“这事要动真格了”。
如果前面都没用,那就直接起诉,现在法院对民间借贷案件处理效率很高,小额诉讼程序最快一个月就能出判决。
胜诉后,对方还不还?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以查他名下的车、房、银行卡、支付宝、微信钱包,甚至限制高消费、坐飞机高铁——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俗称“老赖黑名单”)。
记住一句话:你不主动执行,判决书就是一张纸;你一申请执行,老赖的日子才真正开始不好过。
去年有个案子让我印象很深,当事人林女士借给前男友5万元做生意,对方写了借条,约好一年内还清,结果分手后,男方直接拉黑她。
林女士气不过,在微博和朋友圈发长文控诉,标题写着《警惕渣男张某,骗钱又骗感情》,里面贴了两人的合照、聊天记录,还公布了男方的工作单位。
男方看到后,反手就把她告了,理由是侵犯名誉权和隐私权,索赔5万元。
案子一开始对林女士很不利,但她做对了一件事——她保留了完整的转账记录和借条原件,并在开庭时提交了一份关键证据:男方曾亲口承认欠款的通话录音。
最终法院认定:虽然林女士发布内容存在过度披露隐私的问题,但其主观目的是维权,且男方确实存在债务违约事实,因此不构成严重侵权,驳回了男方的赔偿请求,林女士另案起诉追债,成功拿回本金+利息。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即使维权方式有瑕疵,只要核心证据扎实,依然能守住法律底线。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
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员,不得乘坐飞机、高铁一等座以上席位,不得在星级宾馆住宿,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
面对老赖,愤怒可以理解,但千万别让情绪主导行动。曝光一时爽,后果可能很严重。真正聪明的做法是:
✅ 保存证据 → ✅ 正式催告 → ✅ 律师介入 → ✅ 法院起诉 → ✅ 强制执行
每一步都走得稳、走得准,才能既拿回钱,又不违法。
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如果你一直拖着不去主张权利,三年诉讼时效一过,就算有借条也可能败诉。
别再问“能不能曝光老赖”了,该问的是:“我什么时候去起诉?”
钱是你辛辛苦苦赚的,不是施舍,更不该白白被人拿走,拿起法律的武器,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才能真正守住自己的权益。
你,值得被认真对待。
借钱容易要钱难?老赖不还钱,曝光有用吗?手把手教你合法追债!,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朋友张嘴借五千,说“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半年过去,电话不接、微信已读不回,一问就说“最近手头紧”;亲戚开口...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