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老赖越来越多?借钱不还的人到底有多少,我们还能安心借吗?

金融债务34秒前1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朋友开口借钱,说得信誓旦旦:“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半年过去,微信不回、电话拉黑,连朋友圈都屏蔽了,更离谱的是,一打听,发现身边好几个人都被同一个人“借”过钱——这人根本不是缺钱,是专门“借”钱不还,成了大家口中的“老赖”。

最近我回了一趟云浮老家,饭桌上聊起这个话题,几个亲戚七嘴八舌地讲起来:谁家表哥借了五万块三年没还,谁家邻居打官司赢了却执行不到一分钱……听得我心里直发毛,我开始认真查资料、翻判例、走访基层法院,想搞清楚一件事:在云浮,借钱不还的“老赖”到底有多普遍?我们普通人还能不能放心借出那点血汗钱?

云浮老赖越来越多?借钱不还的人到底有多少,我们还能安心借吗?

先说结论:云浮的老赖数量,比你想象中多,但也没到“人人自危”的地步,真正可怕的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根据云浮市中级人民法院2023年发布的执行案件数据,全市全年新增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俗称的“老赖”)人数超过1800人,其中涉及民间借贷纠纷的占比高达67%,也就是说,每三个老赖里,就有两个是因为借钱不还被法院实名曝光的。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很多小额借款根本没走到打官司那一步——因为成本太高、证据不足、怕伤和气,我采访了一位云城街的社区调解员,她告诉我:“去年我们调解了43起债务纠纷,真正去法院起诉的只有9起,剩下的,都是‘认栽’了。”

所以问题不在“有多少人成了老赖”,而在“为什么这么多人借了钱敢不还?”
答案很现实:违法成本太低,维权成本太高。

很多人以为,只要写了借条就万事大吉,可现实中,一张潦草的“今借到XXX人民币两万元”根本站不住脚,没有身份证号、没有利息约定、没有还款时间,甚至连签名都可能是事后补的——这种借条,法院都不一定认。

还有更气人的:有些人借钱时好话说尽,还钱时装穷演苦情戏,你去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查他名下——没房没车没存款,支付宝余额53块,你以为他就真没钱?转头他在抖音直播卖货月入几万,微信转账全用别人账户……这种“隐形财产”的转移,让执行难上加难。


以案说法:张姐借给 cousin 三万块,三年追不回,最后靠一张聊天记录翻盘

我朋友张姐(化名),云浮新兴人,在镇上开小卖部,2021年,她堂弟以“孩子上学交学费”为由借走三万元,说好半年内还清,当时写了一张借条,但没按手印,也没写身份证号码。

结果两年过去了,堂弟不仅没还钱,连年节都不上门,张姐催得急了,对方反咬一口:“哪有这事?你有证据吗?”

张姐几乎要放弃时,她的律师建议她整理所有微信聊天记录,没想到,翻到2021年3月的一条语音:“姐,钱收到了,谢谢你救急,我一定尽快还。”还有一条转账截图——她通过银行转账,备注写着“借款”。

靠着这些电子证据,加上银行流水,法院最终认定借贷关系成立,虽然执行阶段对方名下无财产,但法院已将其列入失信名单,并限制高消费,最近听说,他因为无法坐高铁出差丢了工作,主动联系张姐协商分期还款。

这个案子说明什么?
哪怕没有完美借条,只要有真实往来痕迹,法律依然站在你这边,关键是你得留证据,还得敢维权。


法条链接: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意思是:借钱是合同行为,受法律保护。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强调:证据才是王道,光靠口头不行。

  3.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这就是“老赖名单”的法律依据。


律师总结:

在云浮,乃至整个中国的小城市和乡镇,熟人社会里的借贷特别容易“感情用事”,我们总想着“都是亲戚”“低头不见抬头见”,结果往往是钱没了,关系也崩了。

我想对每一个正在考虑借钱或已被拖欠的人说三句话:

第一,别怕伤和气,该写的字据一定要写。一张规范的借条,不是不信任,而是对双方的保护,写明姓名、身份证号、金额、用途、还款时间、利息(如有)、签名+手印,再通过银行或微信转账留下记录——这是底线。

第二,别觉得打官司丢人。法律不是摆设,它是为你准备的武器,哪怕对方成了“老赖”,被列入黑名单后,他坐不了飞机、贷不了款、孩子上不了私立学校——这些压力,往往比你天天催更有用。

第三,别等到钱没了才想起来找律师很多案子败诉,不是因为法律不公,而是因为证据缺失、时效过了、程序错了,早咨询、早准备,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善良要有锋芒,帮忙要有分寸。
你可以选择借,但请聪明地借;你可以选择帮,但请安全地帮。

毕竟,我们守护的不只是那一笔钱,更是对规则的尊重,对诚信的坚持。
而这,正是法治社会最珍贵的底色。

云浮老赖越来越多?借钱不还的人到底有多少,我们还能安心借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贷款逾期后,催收都有哪些手段?我们该如何应对?
« 上一篇5分钟前
×
15
2025 11

云浮老赖越来越多?借钱不还的人到底有多少,我们还能安心借吗?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朋友开口借钱,说得信誓旦旦:“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半年过去,微信不回、电话拉黑,连朋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