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网贷法院起诉通知?别慌!律师教你这样辨别和应对!
最近手头紧,不小心网贷逾期了,然后某天突然收到一个“法院通知”,说你被起诉了,要开庭,还要赔钱,甚至影响征信、抓去坐牢!是不是一下子就懵了,心砰砰跳,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别急,别急!先深呼吸!收到...
原创文章内容
哎,说起这贷款逾期催收短信,不少朋友可能都有过类似经历,或者至少听说过,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进来,点开一看,好家伙,不是说你“恶意拖欠”,涉嫌诈骗”,再不就是“将采取进一步法律措施”,甚至还有更吓人的,说要“通知家人朋友”、“上门催收”,这一下,心立马就提到嗓子眼了,焦虑、恐慌,甚至晚上都睡不好觉。

我特别理解这种心情,谁遇到这事儿心里都不会舒坦,毕竟,欠钱了,理亏在先,对方一施压,自己就更容易方寸大乱,但大家别急,催收短信这东西,也是“花样百出”,有的确实是正规机构的正常流程,有的可能就掺杂了一些不太规范,甚至是违法的催收手段,咱们的目标是:第一,辨别短信的真假虚实;第二,在保护好自己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处理逾期问题。
咱们得明白,催收的目的是让你还钱,这是核心,但怎么催,这里面可有讲究,正规的金融机构,一般都有自己规范的催收流程,短信只是其中一环,而一些不那么正规的,或者外包给第三方的催收公司,可能手段就比较“野”了。
收到催收短信,第一步该做什么呢?我的建议是:先深呼吸,冷静!冷静!再冷静!别被短信里的狠话吓破了胆,也别一概而论认为都是骗子,咱们得学会“火眼金睛”。
怎么辨别呢?
辨别之后,该怎么应对呢?
逾期确实会对个人征信造成影响,也可能产生滞纳金、罚息,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按时还款,避免逾期,但万一真的逾期了,也别自乱阵脚,保持冷静,理性应对,用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小例子,就叫小王吧,小王之前办了个网贷,后来因为疫情影响,收入断了,就逾期了,没过几天,他就收到一条短信,号码是个陌生的手机号,内容大概是:“【XX金融】小王,你恶意拖欠我司贷款,已涉嫌贷款诈骗!限你24小时内归还欠款5000元,否则将立即启动司法程序,冻结你所有银行卡,并通知你单位及家人,让你社会性死亡!届时一切后果自负!”
小王一看就慌了神,又怕又气,后来他想起我之前跟他说过的话,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先去自己贷款的APP上看了,确实逾期了,金额是4800元,不是短信里说的5000元,然后他注意到短信里没有合同号,语气非常恶劣,还有“社会性死亡”这种侮辱性词语,并且发件人是个个人手机号。
小王没有点击短信里的任何链接,而是直接拨打了贷款APP上显示的官方客服电话,客服核实后,确认了逾期事实,并表示会记录他的情况,后续会有专门的贷后管理人员与他协商还款,至于那条威胁短信,客服表示他们官方不会发送此类信息,可能是第三方催收公司的不当行为,会进行内部核查。
小王和官方协商好了分期还款计划,并且把那条威胁短信截图保存了下来,如果后续再有类似情况,他就准备向监管部门投诉了。
这个例子里,小王虽然逾期了,但他没有被催收短信吓倒,而是通过正规途径核实情况,并计划用法律手段应对不规范的催收行为,这就是正确的做法。
法条链接
关于贷款催收,我国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不是催收方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这些法条都为我们抵制非法催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律师总结
说到底,贷款逾期了,咱不能当“老赖”,逃避解决不了问题,积极面对、主动和金融机构沟通协商,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才是正道,毕竟征信坏了,影响的是自己未来的生活。
但同时,咱们也要知道,就算逾期了,我们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比如人格尊严权、隐私权、人身安全权等,依然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对于那些不规范、甚至涉嫌违法的催收行为,我们要敢于说“不”,学会保留证据(短信截图、通话录音、录像等),必要时可以向金融监管部门投诉、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收到催收短信,先别慌,核实清楚是前提,冷静应对是关键,依法维权是保障,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帮到大家,也祝愿大家都能合理规划财务,远离逾期烦恼,如果真遇到搞不定的法律问题,也欢迎咨询专业的律师,好啦,今天就聊到这儿,咱们下次再见!
贷款逾期收到催收短信?别慌!教你这样辨别和应对,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原创文章内容 哎,说起这贷款逾期催收短信,不少朋友可能都有过类似经历,或者至少听说过,手机“叮”一声,一条短...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