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借钱不还10万怎么办?微信聊天能当证据吗?

金融债务34秒前1

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你心一软就借了,结果到期后对方装失联、玩消失,电话不接,信息不回,朋友圈倒是天天更新——旅游、聚餐、晒新车,就是不提还钱的事,你说气不气?尤其是那笔钱对你来说也不是小数目,比如整整10万元。

这时候你心里可能五味杂陈:要不要撕破脸?打官司有用吗?光有聊天记录能不能赢?今天我就以一个执业十多年的老律师身份,跟你掏心窝子聊聊:当“老赖”欠你10万不还,到底该怎么办?关键一步做错,钱可能真的就打了水漂。

老赖借钱不还10万怎么办?微信聊天能当证据吗?


先说结论:只要有真实借贷关系的证据,哪怕没写借条,也完全可以起诉追回!

很多人误以为,只有白纸黑字的借条才算数,其实不然,现在的法院判案讲的是“事实+证据链”,不是非得一张借条才成立借贷关系,微信聊天记录、转账凭证、通话录音、甚至支付宝备注,都能成为“呈堂证供”。

举个真实案例:我去年代理的一位当事人张女士,借给前同事8万元,当时碍于情面没写借条,只是在微信里说“周转两个月就还”,结果三个月过去,对方开始找各种借口推脱,张女士急了,但手里只有聊天记录和两笔银行转账记录。

我们接手后,第一时间做了三件事:

  1. 对微信聊天内容进行公证保全;
  2. 调取对方实名认证的微信号信息(通过法院申请);
  3. 整理出完整的资金流向图,证明款项用途与借款陈述一致。

开庭那天,对方代理人还想狡辩说是“投资款”,但我们提交的聊天记录中明确写着“这8万是借你的,月底发了奖金就还”,再加上银行流水一一对应,法官当庭认定借贷关系成立,最终判决对方连本带息偿还,执行局还查封了他的公积金账户。

你看,没有借条,照样打赢!


以案说法:微信聊天记录到底算不算证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电子数据包括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即时通信记录(如微信、QQ)、网页、博客、微博客等,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但这里有个关键点:能用 ≠ 好用,很多老百姓自己去打官司,拿着手机截图就上法庭,结果被对方一句“这不是我的号”直接否掉,为什么?因为缺乏证据的“三性”——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你得证明:

  • 这个微信账号是对方本人在用(可以通过共同好友佐证、语音比对、绑定手机号等);没有被删改(原始载体保存完好,最好做公证);
  • 对话中明确提到借款金额、用途、还款承诺等关键信息。

别再觉得“他朋友圈都晒新车了,法官肯定信我”——法律只认证据,不认情绪。


法条链接: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电子数据可以作为证据,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律师总结:

面对老赖欠钱不还,别忍,别拖,更别指望“他良心发现”,10万元不是小数目,拖一年利息损失几千块,还可能错过三年诉讼时效,记住这五步:

  1. 立即固定证据:微信、短信、录音全部备份,不要仅存手机里,要导出到电脑或云端,必要时做公证。
  2. 书面催告:发一条正式的催款通知(可短信、微信或邮寄),写明借款时间、金额、约定还款日,要求限期归还,这是为后续主张逾期利息留依据。
  3. 评估对方财产:查他有没有房、车、公积金、工资收入,起诉前可申请财产保全,防止他转移资产。
  4. 果断起诉:哪怕金额不大,也要走法律程序,小额诉讼流程快,一审终审,成本低,胜诉后可申请强制执行。
  5. 执行不松手:判决下来不等于钱到账,要盯紧执行法官,提供财产线索,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让他寸步难行。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善良要有锋芒,借钱不是施舍,而是基于信任的契约。当这份信任被践踏,法律就是你最硬的后台。

别让“不好意思”成了老赖的保护伞,该出手时就出手,你的10万,值得被认真对待。

老赖借钱不还10万怎么办?微信聊天能当证据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工伤9级能赔多少钱?单位不配合怎么办?
« 上一篇2分钟前
×
13
2025 11

老赖借钱不还10万怎么办?微信聊天能当证据吗?

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你心一软就借了,结果到期后对方装失联、玩消失,电话不接,信息不回,朋友圈倒是天天更...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