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罪怎么判?一念之差,余生尽毁,这些法律红线你必须知道
咱们今天聊个沉重但又不得不谈的话题——故意杀人罪怎么判? 你有没有过情绪上头的时候?被逼到绝境、被误解到极点,脑子里闪过“要是他消失就好了”这种念头?别急着否认,人非圣贤,谁没情绪失控的瞬间?可...
一、什么是故意杀人罪既遂
故意杀人罪既遂是指犯罪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已经完成,被害人已经死亡的犯罪形态。
从来看,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却放任这种结果的出现。
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且该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比如,使用刀具、枪支等凶器直接攻击他人要害部位,致使被害人死亡。
在刑罚处罚上,根据《》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或者十年以上;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司法实践中,对于故意杀人罪既遂的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的动机、手段、后果等多种因素,以确保刑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二、故意杀人罪是否可以判
故意杀人罪自首后一般不可以判缓刑。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故意杀人罪是极其严重的暴力犯罪,严重侵犯他人生命安全,社会危害性极大。刑法规定,缓刑适用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起点较高,通常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即便有自首等从轻、减轻处罚情节,要达到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能性极小。
其二,虽然自首是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但对于故意杀人这种严重犯罪,自首的从轻幅度通常有限。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后果等多方面因素。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存在重大立功表现、犯罪情节显著轻微等多种从宽情节并存,且最终量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时,才有可能适用缓刑。但总体而言,故意杀人罪自首后判缓刑的情况极为罕见。
三、故意杀人罪既遂是如何认定的
故意杀人罪既遂的认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量:
其一,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若只是出于伤害意图,而意外导致他人死亡的,一般不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既遂。
其二,客观行为及结果。行为人实施了足以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且该行为最终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结果。比如使用凶器直接攻击他人要害部位等。
其三,因果关系。行为人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必然的因果关系。若存在介入因素,需判断介入因素是否异常、是否切断了原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行为人伤害被害人后,被害人在送往医院途中遭遇车祸死亡,若车祸属于异常介入因素且切断了原伤害行为与死亡结果的因果关系,则不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既遂。
只有同时满足主观故意、客观行为及结果以及因果关系等条件,才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既遂。
以上是关于什么是故意杀人罪既遂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一、什么是故意杀人罪既遂 故意杀人罪既遂是指犯罪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已经完成,被害人已经死亡的犯罪形...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