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起诉别人?手握证据却不知从何下手怎么办?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明明被人欠钱不还,或者遭遇了侵权、违约,气得睡不着觉,手机里存了一堆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录音视频,可一想到“打官司”,脑袋就大了?不是不想维权,而是根本不知道第一步该踏在哪。...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你心一软借了;结果到期不还,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找不到,更气人的是,对方明明有车有房,日子过得比你还滋润,偏偏就是不还你那几万块,你说报警吧,警察说这是民事纠纷管不了;起诉吧,又怕麻烦、耗时间、花律师费……最后只能自认倒霉?
别急,作为执业多年的民商事律师,我告诉你:老赖不怕你生气,就怕你较真,只要你方法对、步骤准、证据全,哪怕对方再“滑”,也能让他乖乖把钱吐出来。

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拆解三个实打实的“追债狠招”,让你从“被动等待”变成“主动出击”。
很多人一开始太客气,催债全靠嘴皮子:“兄弟,最近手头紧啊,能不能先还点?”——这种话听起来像求人,对方一听就知道你不敢动真格。
正确的做法是:书面催收 + 全程留痕。
你可以用微信发一条正式信息,
“张三,你于2023年5月1日向我借款人民币5万元,约定2024年5月1日归还,至今未还,现正式通知你,请于7日内履行还款义务,否则我将依法维权。”
这条信息不要带情绪,语气冷静专业,发完之后截图保存,如果对方回复“再等等”“快了快了”,也要继续保存聊天记录。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这些都能成为日后法院认定“借款事实存在”和“你已主张权利”的关键证据。
每一次沟通,都是为将来打官司铺路。
打官司,打得不是道理,是证据,你说他借了钱,那得证明三点:
特别提醒:没有借条≠不能起诉!
我去年办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只有两段微信语音:“哥,这五万你先帮我垫上,年底一定还。”“行,我转你。”就这么两句话,配上银行转账记录,法院照样判了全额返还。
别再说“没打借条就没法告”——那是老黄历了,现在的电子证据,法律认得很!
很多人卡在最后一步:怕请律师贵、怕流程复杂、怕赢了官司拿不到钱。
但你要明白:判决书不是终点,执行才是真正的开始。
一旦胜诉,你可以立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时候,法院会做这几件事:
进了这个名单,后果有多严重?
→ 不能坐高铁、飞机;
→ 子女读私立学校受限;
→ 公司任职受限;
→ 连抖音直播打赏都可能被限制!
而且现在法院执行力度越来越大,很多地方推行“凌晨抓老赖”“曝光台滚动播放”,有些老赖一看到自己照片上了社区大屏,立马主动联系还款。
不是他们良心发现,而是真的扛不住了。
去年夏天,杭州一位李女士来找我,说同事王某借了她5万块两年不还,没有借条,只有几段微信聊天和一次银行转账。
聊天里王某说:“姐,项目周转一下,月底就还。”后来一直推脱,最后干脆不回消息。
我们整理了全部聊天记录,提取了语音转文字,结合转账凭证提起诉讼,开庭时对方不出庭,法院缺席审理。
最终判决:王某十日内偿还本金5万元及利息。
判决生效后,我们立刻申请执行,法院查到王某名下有一辆奥迪车,直接查封,并通知他若不还款将拍卖车辆并纳入失信名单。
三天后,王某主动打电话求和解,一次性还清本息5.8万元。
你看,有时候不是老赖硬气,而是你之前太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规定: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这些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你维权的底气。
我知道,很多人犹豫要不要撕破脸,可你想过没有?你一次次宽容,换来的是对方的得寸进尺;你一次次退让,换来的可能是彻底失联。
真正的善良,是有锋芒的。
只要你证据扎实、程序合规、态度坚决,法律一定会站在你这一边。
别再问“能不能要回来”,而要问“我现在该怎么做”。
从今天起,保存好每一笔记录,发出最后一份催款通知,准备好材料,该起诉就起诉。
你不追,钱不会自己回来;
你敢告,老赖才会真正害怕。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八个字,不该只挂在嘴上,更该落在纸上,写进判决书里,刻进每一个老赖的骨子里。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旨在普及法律常识,具体案件请咨询专业律师,维护权益,从不再沉默开始。
老赖借钱不还怎么办?手握证据却拿不回钱?三步教你强势追债!,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你心一软借了;结果到期不还,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找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