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借钱不还怎么办?手握证据却要不回钱,下一步该怎么做?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朋友开口借钱,信誓旦旦说“下个月就还”,结果一拖就是一年半载,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人影都找不着了,你手里攥着借条、转账记录,甚至还有录音证据,可对方就是赖着不还——这种人,我...
说实话,我每天接到最多的咨询之一就是:“律师,我朋友/亲戚/同事借了我几万块,说好三个月还,结果一年了连个影子都没见着,微信拉黑、电话不接,这可咋办?”
听着就来气,对吧?更让人心寒的是——当初人家开口借钱时说得比蜜还甜:“兄弟,周转一下,月底就还你!”“姐,孩子上学急用,过阵子发工资立马打给你。”你心一软,钱一转,结果呢?人没了,信也断了,只剩下聊天记录孤零零躺在手机里。

但别慌!今天我就从一个专业律师的角度,用大白话告诉你:当“熟人”变“老赖”,你到底该怎么一步步把钱拿回来?
很多人一发现对方不还钱,马上就炸了,群发朋友圈骂人、上门堵门、甚至闹到人家单位去,这种做法看似解气,其实很容易把自己搞成“侵权方”。
正确的第一步是:收集证据 + 温和催收。
什么叫证据?不是你说“他欠我钱”就行的,法院只认“铁证”,你要有的包括:
有了这些,你可以先发一条正式点的微信:“XX,之前借给你的3万元已经逾期半年了,咱们是朋友,我也一直没催太紧,但现在确实有急用,麻烦你在X月X日前给我个明确答复。”语气可以客气,但态度要坚决。
这一招,叫“留痕催收”,既给了对方台阶,也为将来打官司留下“你已主张权利”的证据。
如果对方继续装死、找借口、甚至反咬一口说“那是你送我的”,那就别再犹豫了——该起诉就起诉。
很多人怕麻烦,觉得“打官司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拿回钱”,这话一半对,一半错。
对的是:确实要花点时间和精力;
错的是:你不告,一分钱都拿不回来;你一告,至少手里多了张“法院判决书”,这张纸,可是追债的“尚方宝剑”。
起诉流程其实没那么复杂:
最关键是:哪怕他现在没钱,判决生效后,你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会查他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房产、车子……一旦发现有资产,直接冻结划扣,而且这个人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坐不了高铁、贷不了款、孩子上私立学校都可能受限,你说他尴不尴尬?
如果你这笔钱不大,比如5万以下,建议走“小额诉讼程序”,这个程序的特点是:
很多当事人拖了一年不敢告,结果立案后三周就判了,当场傻眼:“早知道这么快,我何必忍这么久?”
我去年接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借了闺蜜2.8万,说是“临时周转买辆车”,结果半年后对方换了新车,却说自己“记不清是不是借过”。
李女士手里有一张手写的借条,写着“今借到李XX人民币贰万捌仟元整,两个月归还”,还有对方的签名和身份证号,转账记录也在。
我们帮她起诉到法院,对方一开始拒不到庭,心想“我不去法院拿我没辙”,结果法院缺席审理,直接判她败诉。
判决生效后,我们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冻结了她的公积金账户,还把她列入了失信名单,她孩子正好要报国际学校,被拒了,最后她主动打电话哭着求和解,一次性还清本金+利息。
你看,有时候不是老赖不怕你,而是他们赌你不敢动真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规定: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并可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简单说:只要法院判你赢,你就拥有了合法追债的“执法权”,法院就是你的“催收团队”。
借钱本身是一种信任,但信任不该是单方面的牺牲,面对老赖,忍让换不来良心发现,沉默只会助长嚣张气焰。
记住这几句话:
✅ 借钱一定要留证据,口头承诺不如一张纸; ✅ 拖欠初期就要“留痕”催收,别等到人跑路才后悔; ✅ 起诉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明能赢,却选择放弃; ✅ 法律不会替你伸张情绪,但它一定保护有准备的人。
你不是冷血,你是清醒。
你不是斤斤计较,你是懂得用规则保护自己。
下次再有人问你:“老赖不还钱怎么办?”
你可以淡定地说一句:
“我已经准备好材料,下周就去法院立案。”
这才是成年人最体面的反击。
老赖借钱不还怎么办?手握证据却要不回钱,下一步该怎么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说实话,我每天接到最多的咨询之一就是:“律师,我朋友/亲戚/同事借了我几万块,说好三个月还,结果一年了连个影子...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