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借钱不还怎么办?手握证据却拿不回钱?三步教你强势追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你心一软借了;结果到期不还,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找不到,更气人的是,对方明明有车有房,日子过得比你还滋润,偏偏就是不还你那几万块,你说报警吧,...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信誓旦旦说“下个月就还”,结果一拖就是一年半载,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连人影都找不着了?更气人的是,当初转账记录留了,聊天记录也存了,借条也有,可对方就是赖着不还,你还真拿他没办法?
别急,今天咱们不讲空话,也不甩锅给“报警没用”“法院太慢”这种借口,作为一名执业十几年的民商事律师,我见过太多被“老赖”折磨得心力交瘁的当事人,但我要告诉你:有证据,就不怕欠钱不还!关键是你得会用法律这把刀。

很多人以为只要微信上说了“借你两万”,转账记录一发,就算铁证如山,其实不然,真正的有效证据,必须能形成完整链条——谁借的?借了多少?什么时候还?有没有利息?是否承认债务?
举个真实例子:张姐借给同事1.5万元应急,微信里写了“月底还”,结果三个月都没动静,她拿出聊天记录去法院起诉,对方却说:“那是我让他帮我转的钱,不是借款。”因为张姐没让对方明确说出“我向你借款”,也没签借条,最后败诉。
光有转账记录不够,还得补强证据,你可以这么做:
所有证据都要“原件+备份”,千万别删聊天记录!
很多人觉得发律师函是吓唬人,没必要,错!律师函不是恐吓,而是一次正式的法律预警。
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客户被亲戚借走8万两年不还,上门催讨反被骂“没良心”,我们一纸律师函寄过去,三天后对方主动联系还款——为什么?因为律师函写明了“已启动诉讼程序准备”,并列出了可能面临的后果: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影响子女上学政审等等。
律师函的作用,是打破“对方觉得你不敢告”的心理优势,它正式、权威,还能作为将来诉讼中“催告还款”的证据,证明你一直在主张权利。
有人说:“打官司费时间,还不一定能执行到钱。”这话只对一半。
确实,法院审理要几个月,执行也可能遇到“查无财产”的情况,但你知道吗?一旦判决生效,对方就成了“被执行人”,名下银行卡会被冻结,飞机高铁坐不了,孩子读私立学校受限,连当公司法人资格都会被卡。
更重要的是,法院可以强制查控对方的支付宝、微信流水、房产、车辆、保险理财账户,现在很多老赖表面穷得叮当响,实际在微信藏了十几万,一查一个准。
如果你掌握线索,比如知道他在某公司上班或有房产,完全可以申请法院查封、扣押、拍卖。不怕他有钱不还,就怕你不去告。
去年我接手一个案子,王老板借给合作伙伴30万做周转,对方写了借条,约定半年还清,年息6%,结果到期后对方失联,电话换号,公司关门。
我们立即调取银行流水、借条原件,并通过工商信息查到对方仍持股一家空壳公司,起诉后,法院判决支持全部本息,执行阶段,我们申请查对方微信和支付宝交易记录,发现他每月仍有数万元进账,最终法院冻结其账户,分三期还清全款。
最关键的是那张亲笔签名、金额清晰、还款期限明确的借条,没有它,这笔钱很可能就打了水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且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明确: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借钱本身是信任,但信任不能代替法律,面对老赖,忍让换不来尊重,哭诉赢不来正义,真正有效的,是冷静收集证据、果断采取行动。
记住三句话:
你不是在“撕破脸”,而是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只要你敢拿起法律武器,老赖,就没那么“赖”了。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正式法律意见,如遇具体纠纷,请及时咨询专业律师,量身定制维权方案。
老赖借钱不还怎么办?手握证据却要不回钱?三步教你合法追债!,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信誓旦旦说“下个月就还”,结果一拖就是一年半载,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