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几天就被起诉?别慌,先搞清楚这5个关键点再说!
信用卡或房贷、车贷不小心晚还了两三天,突然接到催收电话说“再不还款就起诉你”?心里一紧,开始胡思乱想:“我是不是要坐牢了?”“法院会不会直接判我违约?”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贷款逾期几天就会...
朋友借了你两万块,说好三个月还,结果一年过去了,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见面就装傻?你气得牙痒痒,心里直犯嘀咕:“这人是不是成了‘老赖’?法院能不能把他抓起来?”
今天咱就不整那些虚的,我以一个干了十几年民商事案件的老律师身份,跟你掏心窝子聊聊:借钱不还,到底会不会被定为“老赖”?背后有哪些你必须知道的法律真相?

首先得澄清一个误区——“老赖”这个词,听着像街头骂街用的,其实它有个正式名字: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满足特定法律程序之后,才会被官方“盖章”认定为老赖。
光是“欠钱不还”这四个字,还不足以把你朋友送进黑名单,法院不会因为你口头说“他没还我钱”,就立马贴张“此人是老赖”的标签,它有一套严格的流程:
所以你看,从“欠钱”到“老赖”,中间隔着一场官司和一次执行程序,很多人以为只要不还钱就是老赖,其实是把法律程序想得太简单了。
根据最高法的规定,以下几种情况,法院可以依法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名单:
举个例子:老王借了5万块,法院判他还钱,他也收到了判决书,执行法官让他申报财产,他却谎称“没钱、靠低保生活”,结果查出来他在郊区有套房,名下还有辆车,这种就是典型的“有能力履行却拒不执行”,妥妥地被列入失信名单,俗称“老赖”。
但反过来,如果对方真的失业、重病、无力偿还,哪怕拖着不还,法院也不会轻易贴“老赖”标签,法律讲的是“恶意逃避”,而不是“暂时困难”。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特别典型,当事人小李借给闺蜜小美3万元,说是应急用,结果半年后小美不仅不还,还在朋友圈晒新包包、出国旅游照,小李忍不了,来找我咨询。
我们第一时间固定证据: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借条(虽然手写的,但有签名),然后起诉,法院很快判决支持还款,进入执行阶段后,执行法官发现小美银行卡里有存款,却故意不还;而且她名下还登记了一辆代步车。
法院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限制高消费,小美连高铁都坐不了,更别说出国了,她这才慌了,主动联系小李还清本金加利息,请求移出黑名单。
这个案子说明什么?有证据、走程序、盯执行,才是追债的关键,光生气没用,得动真格的。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是你维权的“法律武器”。程序正义比情绪宣泄更有力量。
最后说句实在话: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你善良,愿意帮朋友,没问题;但当善意被辜负时,你也完全有权拿起法律武器,守住自己的底线。
借钱不还,不一定立刻就是“老赖”,但只要你依法维权、步步为营,那个逃避责任的人,终将无处可逃。
别怕麻烦,因为你的每一步坚持,都在让这个社会变得更讲规则一点。
借钱不还=老赖?别急,先搞清楚这3个关键点再说!,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朋友借了你两万块,说好三个月还,结果一年过去了,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见面就装傻?你气得牙痒痒,心里直犯嘀咕:“...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