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编码怎么查?一招教你快速定位企业信息,避免踩坑!
谈合作、签合同、开发票,对方甩过来一串“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说是“单位编码”,你一脸懵——这玩意儿到底是啥?能干啥?怎么查?更关键的是,怎么确认这家公司是不是正规军,别到最后钱付了人跑了,连对方注册...
谈合作时对方甩出一个公司名字,你心里没底,不知道这家公司是不是正规军;或者开发票时对方给了个税号,你却没法确认它到底属不属于那家公司?别急,今天我就来手把手教你——企业税号到底该怎么查,而且是合法、准确、又高效的方法。
咱们先说清楚,企业税号,全名叫“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现在基本上一张码走天下,以前有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号、工商注册号,现在统统整合成这18位的“身份证号码”——只要拿到这个号,就能查到企业的“底细”。

那怎么查呢?
第一步:打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
一定要认准官网网址:https://www.gsxt.gov.cn
这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办的权威平台,免费、公开、实时更新,千万别信那些收费查询的小网站,很多数据不准还可能泄露信息。
进去之后,在搜索框里输入你想查的企业名称,或者直接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也就是税号),点击查询,几秒钟后,企业的基本信息就出来了: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成立日期、经营范围、是否存续……甚至连行政处罚、经营异常、严重违法记录都会列得清清楚楚。
第二步:核对关键信息
重点看三个地方:
特别提醒:有些骗子会伪造营业执照截图,但税号是假的,或者套用别人的公司信息,你只要去官网一查,立马原形毕露。
如果你是财务、采购或者经常需要开票的人,建议养成习惯——每次合作前都查一下对方税号对应的企业信息,这不是多此一举,而是保护自己、保护公司的基本动作。
还有个小技巧:手机也能查!用微信搜“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小程序,功能一样齐全,出差在外也能随时验明正身。
以案说法:一次没查税号,差点让公司损失30万
我之前代理过一个案子,客户是一家做建材批发的中小企业,他们跟一家自称“某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单位签了供货合同,对方提供了营业执照照片和税号,财务按流程开了发票,货也发了,结果三个月过去,钱一直没到账,打电话对方失联。
客户这才慌了,赶紧让我帮忙查这家公司的背景,我们一查国家公示系统,发现:该公司早在半年前就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原因是“通过登记的住所无法联系”,而且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虽然存在,但实际经营状态已经“非正常”。
更离谱的是,对方提供的税号虽然真实,但法人信息和注册地址都和签约主体对不上——根本就是冒用他人资质!最后这笔30多万的货款追讨起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虽然最终通过法律手段部分挽回损失,但整个过程耗时近一年,公司现金流一度紧张。
你说,如果当初签合同前花两分钟查一下税号对应的企业状态,这场麻烦是不是完全可以避免?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你必须知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公司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六条规定:
“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
这意味着,所有合法注册的企业都有义务公开其基本信息,包括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经营状况等,公众有权依法查询,这也是你核实交易对手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律师总结:查税号不是小事,是风控的第一道防线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商事律师,我想告诉你:商业合作中最大的风险,往往来自“你以为没问题”,一个看似正规的公司名称、一张看起来真实的营业执照,背后可能藏着空壳、挂靠甚至诈骗。
而查企业税号,就是最简单、最有效、成本几乎为零的风险筛查工具,它不光能帮你确认对方是否存在,还能看出企业是否正常运营、有没有被列入黑名单。
别嫌麻烦,每一次付款、每一次签合同、每一次开发票前,请务必:打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输入那个18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点一下查询。
这两分钟,可能就帮你避开了几十万的损失。
这不叫谨慎,这叫专业。
谈合作时对方甩出一个公司名字,你心里没底,不知道这家公司是不是正规军;或者开发票时对方给了个税号,你却没法确认...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