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起诉了怎么办?别慌,这几步能帮你稳住局面!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工资刚到账,还没捂热,就被银行短信提醒“本期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一开始可能只是拖几天,想着下个月补上就行,结果一拖再拖,催收电话从温柔提醒变成威胁恐吓,最后突然收到法院传票...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机一天响个十几通,不是“王主任”,法务专员”打来,开口就是“再不还钱就立案了”“已经移交法院了”……一听到“起诉”两个字,心就咯噔一下,手心冒汗,饭都吃不下。
别急,我今天就想跟你好好聊聊这件事——贷款逾期被催收公司起诉,到底该怎么办?作为执业十几年的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时资金周转不过来,陷入恐慌、自责甚至绝望,但我想告诉你:被起诉≠败诉,逾期≠无路可走,关键是你能不能冷静应对,用对方法。

很多人分不清这两者,催收公司打电话说“已经起诉”,很多时候是话术施压,目的就是让你尽快还款。真正的起诉,一定会有法院的正式文书。
所以第一步,请冷静下来,做三件事:
没有传票,就没有真正的法律程序。
我经手过上百起金融借款纠纷案件,发现一个规律:越早应对的人,越容易争取到有利结果。很多人选择“装死”,结果缺席判决,征信直接拉黑,还可能被强制执行,而主动应对的,哪怕最后要还钱,也能争取分期、减免甚至调解撤诉。
有些案子,其实是催收公司从银行“买断”了债权,但转让程序不合法,或者原始合同有瑕疵,这时候你可以提出“债权转让无效”的抗辩。
银行把你的债务打包卖给了第三方,但没通知你,这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脚的。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很多平台打着“低息”旗号放贷,实际年化利率高达30%以上,再加上罚息、服务费、催收费,滚雪球一样涨。
根据《民法典》和最高法规定,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为LPR的4倍(目前一年期LPR是3.45%,4倍即13.8%),超过部分,法院不支持。
举个例子:你借了5万,合同写月息2%,看似不高,但折算年化就是24%,明显超标,你可以主张超出部分无效。
一旦收到传票,必须在15天内提交答辩状,哪怕你经济困难,也要去法院说明情况,法官看到你有还款意愿,往往会主持调解。
我在代理一个案子时,当事人失业半年,实在还不上,我们向法院提交了失业证明、医疗账单等材料,最终促成银行同意分期两年还清,且免除全部罚息。
态度决定 outcome。
如果你在借款过程中遭遇暴力催收、泄露隐私、虚假宣传,完全可以反过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或要求对方停止侵权。
别觉得“欠钱的就是孙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合法债务要还,但非法催收也得付出代价。
大多数金融纠纷,法院都优先调解,这时候,你可以提出“本金分期+减免利息”的方案,只要对方同意,法院会出具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还能避免进入执行程序。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32岁,程序员,因公司裁员断收,网贷逾期8个月,累计欠款6.8万,被某消费金融公司起诉。
催收天天打电话,连他老家的亲戚都被骚扰,最崩溃的是,他突然收到法院传票,吓得整夜睡不着。
我们接手后,第一件事是调取原始借款合同和还款明细,发现:
我们向法院提出三点抗辩:
法院采纳了前两点,判决仅需偿还本金及合法利息,总计4.1万元,小李分12期还清,案件以调解结案,更重要的是,他的征信没有被列为“失信人”,保住了未来贷款和出行的自由。
你看,只要方法对,黑暗里也能找到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除外。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亲爱的朋友,我知道你现在可能正处在焦虑、羞愧甚至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但请记住:一次财务危机,不代表你的人生失败。
贷款逾期是结果,不是罪名,被起诉是程序,不是终点。
真正决定你命运的,是你面对问题时的选择——是逃避,还是面对?是沉默,还是发声?
法律从不保护“完美受害人”,它保护的是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的人。
哪怕你今天负债累累,只要你愿意一步步走出来,法律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最后送你一句话:
风雨识真骨,困境见人心,挺过去,你比昨天更强大。
我是张律,一个陪你打硬仗的律师。
有问题,随时来找我。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机一天响个十几通,不是“王主任”,法务专员”打来,开口就是“再不还钱就立案了”“已经移...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