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贷款逾期被起诉?别慌,教你三步自救!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收到法院传票,打开一看,自己居然因为一笔几万甚至十几万的贷款逾期被告上了法庭?可问题是,这笔钱你压根没借过,连申请都没填过,更离谱的是,征信报告上赫然写着“某消费金融公司贷...
你有没有接到过法院传票,打开一看——自己莫名其妙成了被告,理由是“某平台贷款逾期未还”?可你压根没申请过这笔贷款,甚至连那个APP都没注册过,这种事听着离谱,但现实中真不少见,尤其是这两年,个人信息泄露严重,不法分子拿你的身份证照片、人脸识别视频去网贷平台借钱,钱一到账就消失,最后债主找上门,黑锅却让你背。
今天我就来跟你聊聊这个让人又气又怕的问题:如果你被冒名贷款还被起诉了,该怎么办?

很多人一看到“被起诉”,第一反应就是崩溃,觉得自己完了,其实大可不必,法律讲究证据,不是谁告你谁就有理,你要冷静下来问自己三个问题:
这笔贷款到底是不是你办的?
回忆一下,有没有在不明网站填过资料?有没有把身份证借给别人用?有没有点开过陌生链接进行人脸识别?
贷款合同上有没有你的签名或生物信息?
现在大多数网贷都靠人脸识别+身份证验证完成身份核验,如果对方用了你的照片做“活体检测”,那这就是破案的关键线索。
你有没有使用过这笔贷款的资金?
银行流水能不能证明钱没进你账户?或者进了也立刻被转走?这些都能帮你划清责任边界。
记住一句话:“名字是你,不代表责任是你。”
面对这种情况,光生气没用,得行动,我总结了一个实用的“三步自救法”,很多当事人照着做,最后不仅撤诉,还反告成功。
特别提醒:一旦发现异常贷款,马上报警!别等开庭才说“我不是本人”,派出所出具的《受案回执》是你最有力的护身符。
不要等法院通知才回应,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放贷平台客服,说明你是被冒名,并要求他们提供完整的贷款申请过程录像、人脸识别视频、IP地址等操作日志。
正规平台一般会配合调查,如果不配合,直接发一封律师函过去,施加压力,很多时候,平台发现自己风控漏洞百出,反而会主动撤诉。
千万别因为心虚就不去开庭,缺席判决等于放弃辩护权,法院只能根据原告提交的材料判你败诉。
带上所有证据出庭,重点强调:
我代理的一个案子,当事人是个孕妇,贷款申请那天她正在产检,医院监控+医生证言直接推翻了“本人操作”的说法,最后法院驳回原告诉求。
去年我在杭州接了个案子,当事人王女士,35岁,小学老师,某天早上醒来突然收到催收电话:“您在某金融平台借了8万元,已逾期三个月。”
她一脸懵,查了征信才发现真有这笔贷款,而且已经被起诉了,更离谱的是,申请时间是她女儿发烧住院的那天晚上,她整夜守在病房,根本不可能操作手机。
我们迅速调取了医院的入院记录、缴费凭证、当晚病房监控视频,并向平台索要人脸识别过程的原始数据,结果发现:
👉 人脸识别视频中的人脸角度僵硬,疑似使用静态照片通过翻拍绕过检测;
👉 登录IP来自广西某地,而王女士近三年从未离开浙江。
法院认定“无法确认贷款行为系原告本人真实意思表示”,驳回起诉,后来我们还代表王女士反诉平台侵犯名誉权,获赔精神损失费5000元。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只要证据扎实,法律一定站在真相这边。
换句话说,平台不能光拿个合同就说你欠钱,它得证明这钱真是你借的。
说实话,每次遇到这类案件我都挺心疼的,一个人辛辛苦苦几十年,信用良好、工作稳定,就因为信息泄露,一夜之间变成“老赖”,孩子上学受影响,工作晋升受阻,甚至被限制高消费。
但我想告诉你:
✅ 被冒名贷款不可怕,可怕的是沉默和逃避;
✅ 法律不会冤枉好人,也不会放过坏人;
✅ 你现在做的每一步取证、每一个回应,都是在重建自己的清白。
如果你正面临这样的困境,请记住我的建议:
报警 + 取证 + 应诉,三步走稳,绝不认栽。
这个世界或许有漏洞,但正义从不缺席,只要你愿意为自己站出来,法律,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结合真实案例与实务经验,旨在普及法律常识,不构成具体法律意见,如遇类似问题,请及时咨询专业律师,量身定制应对方案。
冒名贷款逾期被起诉?别慌!教你三步自救,避免背锅还坐牢,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接到过法院传票,打开一看——自己莫名其妙成了被告,理由是“某平台贷款逾期未还”?可你压根没申请过这笔贷...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