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证怎么办理?手把手教你少走弯路,困难群众也能轻松申请!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法律贴心人”老张,今天咱们不聊合同纠纷,也不讲劳动仲裁,来聊点更接地气的事——低保证怎么申请? 很多人一听“低保”就觉得是“等救济”,其实不是的,低保是一项国家兜底保障制度,是为了...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法律顾问老张,今天咱们聊一个特别实在、也特别重要的话题——低保怎么申请?如果申请被拒,又该怎么办?
别看“低保”这两个字简单,背后可牵扯到家庭收入、户籍性质、住房情况、甚至邻里关系,一不留神就卡在某个环节上,很多人跑了几趟街道办,材料交了一大堆,最后被告知“不符合条件”,一脸懵圈,今天我就用大白话,把整个流程给你掰开揉碎讲清楚,让你明明白白申请,清清楚楚维权。

低保,全称是“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说白了就是政府给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发的一笔“保命钱”,不是扶贫款,也不是临时救助,它是按月发放、持续性的基本生活兜底保障。
谁能申请?核心就一句话: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家庭财产符合规定。
举个例子,你在某三线城市,一个人每月收入不到800元,家里没房没车,也没存款,父母重病不能工作——那你很可能符合条件,但如果你名下有两套房、一辆SUV,哪怕你最近失业了,那大概率也申不下来。
低收入+低资产=申请资格的基础。
别急,我给你列个“五步走”攻略,照着做,不踩坑:
第一步:去户籍所在地的社区或村委会咨询
带上身份证、户口本,先问问工作人员你们这儿的低保标准是多少(各地不一样),同时要一份《低保申请表》和材料清单。
第二步:准备材料,越全越好
一般需要:
注意:材料一定要真实!一旦发现造假,不仅会被取消资格,还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单。
第三步:提交申请,等待入户调查
把材料交到社区或街道办,他们会安排工作人员上门走访,看看你家实际居住情况、生活状态,还会找邻居了解情况,这个环节很关键,别怕麻烦,配合就好。
第四步:公示与审核
材料审核通过后,会在社区公告栏或村务公开栏公示7天,这是为了让群众监督,防止“关系保”“人情保”,如果没人提出异议,就进入审批阶段。
第五步:批准并领钱
审批通过后,民政局会把低保金打到你的指定银行账户,一般是每月10号左右到账,金额根据当地标准浮动。
很多人在这一步就放弃了:“算了,我不够格。”但我想告诉你:拒绝≠终结,你有权申诉!
常见被拒原因包括:
但有时候,审核人员可能漏看了你的实际情况,比如你照顾瘫痪老人无法上班,或者孩子患重病花光积蓄……这些都应该被纳入考量。
怎么办?三招教你翻盘:
要求书面说明拒绝理由
根据规定,民政部门必须出具《不予批准告知书》,写明具体原因,你不拿这个,后续没法申诉。
申请复查或听证
在收到决定书15日内,可以向区/县民政局申请复查,有的地方还允许召开听证会,你可以当面陈述困难,提供新证据。
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如果复查还是不行,可以向上一级民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直接去法院告——没错,政府决定也可以“民告官”。
李阿姨,62岁,独居在城中村,靠捡废品月入不到600元,申请低保时,街道办以“有劳动能力”为由拒绝,她找到我们,我们调取了她的医院记录——原来她有严重腰椎间盘突出,医生建议避免重体力劳动。
我们帮她写了申诉书,附上病历、邻居证言,并申请了听证,民政部门重新评估,认定她“因病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符合低保条件,三个月后,她拿到了第一笔480元的低保金,眼眶都红了。
你看,不是你不配,而是你不知道怎么争取。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649号)第十一条:
“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
第十二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群众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初审意见。”
第十六条:
“申请人对审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这些不是摆设,是你维权的“法律武器”。
最后我想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低保不是可怜谁,而是国家对公民基本生存权的保障,你申请的不是“恩惠”,而是一项法定的社会权利。
只要符合条件,就大胆去申请;如果被拒,也别轻易放弃,准备材料要细,沟通态度要诚,维权手段要硬,程序正义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尊严。
如果你觉得流程太复杂,或者遭遇不公对待,不妨找个专业律师或公益组织帮忙,别一个人扛,你不是孤军奋战。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正在困境中的你,生活不易,但法律,永远站在你这一边。
——老张律师,陪你守住每一分该得的权利。
低保怎么申请?申请被拒了怎么办?手把手教你少走弯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法律顾问老张,今天咱们聊一个特别实在、也特别重要的话题——低保怎么申请?如果申请被拒,又该怎...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