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申请休学?孩子压力大想暂停学业,家长该怎么办?
说实话,最近接到不少家长的咨询,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孩子实在扛不住了,能不能先停一学期,办个休学?”语气里满是焦虑、心疼,还有一丝犹豫——怕耽误学业,又怕硬撑出问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现实又敏感的...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坐在教室里,看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心里却一片空白;明明在上课,思绪早已飘到千里之外,或者某一天,家里突发变故、身体亮起红灯、心理压力大到喘不过气……这时候,一个念头冒出来:我能不能先休个学,缓一缓?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休学”这件事,不是逃避,而是理性选择,毕竟,人生不是百米冲刺,有时候停下来调整呼吸,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很多人一听“休学”,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不读了”,错!休学是暂停,不是终止,就像手机电量快没了,你关机充电,等满电了还能继续用,休学期间,你的学籍还在学校,只是暂时不参与课程和考试,等到复学条件成熟,你可以重新回到校园,接着读下去。
而退学,是彻底退出,学籍注销,再想回来?基本没戏。
如果你只是眼下扛不住了,别轻易退学,先考虑休学。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以下几种情况通常可以申请休学:
重点提醒:心理问题也是正当理由!别觉得“我又没住院,不算病”,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
第一步:准备材料
第二步:找辅导员沟通别自己闷头写材料,先跟辅导员坦诚聊一次,说明你的真实情况,老师见得多,知道怎么帮你把材料写得合规、有说服力。
第三步:提交申请走学校教务系统的线上流程,同时把纸质材料交到学院办公室,记得留一份复印件。
第四步:等待审批学院审核 → 教务处备案 → 发放《休学通知书》,一般7-15个工作日。
第五步:办理离校手续图书馆还书、宿舍退宿、财务结算……别落下任何一项,否则复学时会卡壳。
本科阶段累计休学不超过两年,每次最多一年,可申请延期一次,研究生阶段也有类似规定。
只要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分,不影响正常毕业时间,比如你大三休学一年,那你就延后一年毕业,但学历证书上不会写“休学”两个字。
⚠️ 但注意:奖学金、评优、保研资格可能会受影响,休学前务必问清楚这些细节。
我曾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林是某重点大学大二学生,她长期受重度焦虑困扰,经常半夜惊醒、无法集中注意力,但她一直硬撑,直到一次在课堂上突然失声痛哭,被同学送医。
医生建议她至少休养三个月,她爸妈一开始坚决反对:“休学多丢人啊,别人以为你不行!”但她坚持申请休学,并提交了三甲医院的心理评估报告。
学院起初以“未住院”为由拒绝,我们介入后,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30条,强调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应同等对待,最终学校批准休学半年。
半年后,小林通过系统治疗恢复良好,顺利复学,现在已是年级前十,还拿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
这个案子让我明白:休学不是软弱,而是对自己负责的勇气。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
第三十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休学:
(一)因病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须停课治疗、休养占一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的;
(二)因事请假时间超过一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的;
(三)学校认为应当休学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二条:学生申请休学或学校认为应当休学者,由学校批准,可予休学,休学期限一般为一年,累计不得超过两年。
休学,不是人生的断点,而是转折点,它不代表失败,而是一种战略性的暂停,关键在于:合法、合规、有准备地去申请。
不要因为害怕“别人怎么看”而硬扛到底,也不要因为不懂流程而耽误时机。
✅ 有病就医,保留证据
✅ 主动沟通,争取理解
✅ 流程规范,一步不落
✅ 休学期间,保持联系,为复学做准备
人生很长,大学只是其中一段路,走得稳,比走得快更重要,当你觉得撑不住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我是不是该按下暂停键,给自己一次重启的机会?
如果是,那就勇敢去申请休学吧,未来回头看,你会感谢那个没有放弃、但懂得适时停下的自己。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内容结合实务经验与法规解读,旨在提供真实、有用的信息,如有具体个案需求,建议面询专业律师或学校法律顾问。
怎么休学?流程走错了,可能影响毕业!突然想暂停学业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坐在教室里,看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心里却一片空白;明明在上课,思绪早已飘到千里之外...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