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被侵权了怎么办?别慌!律师教你3招高效维权!
品牌侵权怎么办?先搞清这3个关键点 “我的商标被人盗用了!”“店铺里突然冒出山寨产品!”遇到品牌侵权,很多老板第一反应是愤怒,但冷静下来才能有效维权,作为律师,我建议你按以下步骤处理: 固...
你有没有想过,一家公司最值钱的可能不是厂房、设备,甚至不是利润报表,而是那个印在包装盒上的名字、那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或者那个让人一眼就能认出的LOGO?没错,我说的就是——品牌价值。
听起来有点虚,对吧?一个名字能值几个亿?可现实是,像“华为”、“茅台”、“李宁”这些品牌,动辄估值上百亿,甚至上千亿,它们凭什么这么贵?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品牌价值怎么评估”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

很多人觉得品牌是营销的事儿,律师管不着,错!品牌一旦形成影响力,它就是法律意义上的无形资产,和专利、商标、著作权一样,受《民法典》《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举个例子:你开一家奶茶店,叫“小张奶茶”,每天卖100杯,赚2000块,但如果有一天你注册了“小张”商标,设计了独特包装,做了连锁加盟,顾客冲着“小张”两个字来消费——这时候,“小张”已经不只是个名字,它开始产生超额收益,这就是品牌价值的起点。
别以为品牌估值是玄学,专业机构有三板斧:
简单说,就是把你为打造品牌花的钱加起来:
但注意!这只能反映“投入”,不代表“产出”,你砸了500万做广告,结果没人记得住,品牌价值照样低。
找同类企业对比,比如你是新锐茶饮品牌,就可以参考“奈雪的茶”上市时的品牌溢价,或者看看同行并购案中品牌部分的作价。
但难点在于:每个品牌都独一无二,直接对标容易“水土不服”。
这才是品牌价值的“灵魂”,逻辑很简单:
如果没这个品牌,你只能卖普通奶茶,一杯赚3块;
但因为有品牌加持,顾客愿意多付5块,一杯赚8块。
多出来的这5块,就是品牌带来的增量利润。
把这个增量利润折现到今天,再乘以合理的年限(比如5-10年),就得出了品牌估值,国际上常用的模型比如“经济附加值法”(EVA)、“超额收益法”,说白了都是在算这笔账。
很多老板只想着“怎么提升品牌价值”,却忽略了:品牌价值越高,越容易被人盯上。
你火了,马上有人仿你的包装、蹭你的名字、抢注你的商标,这时候,你之前花力气做的品牌评估,反而成了维权的重要证据。
想象一下:你发现有人开了家“小张の茶”,装潢一模一样,还说自己是“官方加盟店”,你去告他侵权,法院问:“你这品牌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损失怎么算?”
如果你拿得出第三方出具的品牌价值报告,证明你年营收过亿、品牌贡献率60%,法官才更容易支持你的赔偿诉求。
还记得“六个核桃”吗?养脑饮品的代表,结果市面上冒出一堆“六个纯果”“六颗核桃”“六大核桃”,包装极其相似。
养元公司果断起诉,主张对方构成不正当竞争,法院最终认定:
关键点在哪?原告提交了大量品牌建设投入和市场表现数据,让“品牌价值”从抽象概念变成了可量化的法律事实。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而是你守护品牌价值的“法律盾牌”。
品牌价值,从来不是财务报表上的一个数字,而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它既需要用心经营,也需要法律护航。
作为律师,我建议每一位创业者:
✅ 早期就要注册核心商标,布局全类别保护;
✅ 持续保留品牌投入的凭证(合同、发票、推广记录);
✅ 在融资、并购、打官司前,做一次专业的品牌资产评估;
✅ 一旦发现侵权,立即取证,必要时通过法律手段亮剑。
品牌是你亲手养大的孩子,别等被人抱走了,才想起要办出生证。
品牌值钱,是因为它背后有故事、有信任、有法律撑腰,把它当资产管,它才能真正为你“生钱”。
品牌值多少钱?无形资产如何变现?突然被侵权了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想过,一家公司最值钱的可能不是厂房、设备,甚至不是利润报表,而是那个印在包装盒上的名字、那句耳熟能详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