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怎么处罚?一不小心蹭名牌可能赔到倾家荡产!
自家小店生意刚有点起色,产品包装也设计得挺好看,结果突然收到一封律师函,说你侵犯了别人的注册商标?更离谱的是,对方要求赔偿几十万,甚至要你关门停业?这时候你才一脸懵:“我只是用了个差不多的名字,怎么就...
朋友开个小吃店,图省事直接用了个跟大品牌长得差不多的logo;或者自家网店卖点小商品,名字起得和某个知名品牌就差一个字……一开始觉得“差不多就行”,结果突然收到律师函,说你侵犯了别人的商标权,要赔偿几十万?这事儿听着离谱,但在现实生活中,真不是危言耸听。
今天咱就来聊聊——商标侵权到底会怎么罚?轻则下架产品,重则坐牢赔钱,千万别不当回事!

很多人对商标的理解还停留在“注册了就是我的”这个层面,但其实,商标的核心是专用权,一旦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商标权人就有权在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类别上独占使用这个标志,别人没授权就用,哪怕只是“长得像”,也可能构成侵权。
常见的侵权行为包括:
你以为只是换个字体、改个颜色没关系?错!法院判案看的是是否造成公众误认,只要普通消费者一看就觉得“这该不会是那家大公司出的新品吧?”,那你就已经踩线了!
别以为最多就是把货下架、道个歉完事,现实中的处罚可严厉多了,分三个层面来说:
权利人可以告你侵权,要求你:
赔偿金额怎么算?法律给了几种方式:
注意啊,这里有个关键点:恶意侵权、情节严重的,赔偿额度还可以翻倍!曾经有个案子,被告明知是假还批量生产,最后被判赔了380万,外加承担全部诉讼费用。
商标局或地方市监部门发现侵权行为,可以直接介入查处,常见的行政处罚包括:
更狠的是,如果你的店铺因此被查封、产品被扣押,生意直接停摆,损失远不止罚款本身。
别不信,刑法里专门有条文管这事——假冒注册商标罪。
根据《刑法》第213条,未经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非法经营数额超过5万元,或违法所得3万元以上,就够立案标准了。
一旦构成犯罪,轻则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重则三年以上十年以下,还得并处罚金,之前浙江有个老板做仿冒运动鞋,卖了两年赚了两百多万,最后不仅钱全没收,自己也进了看守所。
去年杭州有个真实案例特别典型,一家街边奶茶店叫“茶颜悦色·轻饮版”,装修风格、杯身设计几乎复制长沙那个网红品牌“茶颜悦色”,原品牌方发现后立即取证起诉。
法院审理认为:虽然名字加了个“轻饮版”,但整体视觉效果高度相似,且都在第30类“茶饮料”上使用,极易误导消费者,最关键的是,被告无法提供任何授权证明,属于典型的攀附商誉行为。
最终判决:立即停止使用侵权标识,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42万元。
店主哭着说:“我就想借个名气多卖点奶茶,没想到代价这么大……”
你看,有时候你以为的“小聪明”,其实是把自己推进火坑。
这些法条看着冷冰冰,但每一条背后都是血泪教训。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知识产权律师,我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品牌是企业的命脉,尊重别人的商标,就是保护自己的未来。
很多创业者起步阶段资源有限,想着“先用着,等做大了再改”,这种侥幸心理非常危险,一旦被盯上,轻则赔钱下架,重则官司缠身、信用受损,甚至影响整个创业项目。
所以我的建议很明确:
合法合规不是成本,而是最稳的投资。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创意,缺的是既有创意又有敬畏之心的人,愿每一位用心做生意的朋友,都能走得稳、走得远。
—— END ——
商标侵权怎么处罚?一不小心蹭名牌赔到倾家荡产?,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朋友开个小吃店,图省事直接用了个跟大品牌长得差不多的logo;或者自家网店卖点小商品,名字起得和某个知名品牌就...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