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个大家可能都有点担心的话题,网贷还不上,房子车子会被法院查封吗?这可不是小事,关系到咱们的身家性命,必须得弄明白!
网贷逾期了,就一定会被起诉查封财产吗? 咱们得明确一点: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借了网贷,到期还不上,这肯定是咱们理亏在先,逾期之后,平台肯定会进行催收,从电话、短信到上门(正规平台一般不会暴力催收,但...
辛辛苦苦做了几年品牌,logo、包装、广告全砸了心血,结果一觉醒来,发现市场上突然冒出一堆“李鬼”——名字和你差不多,颜色用得一模一样,连宣传语都抄了个七七八八,更气人的是,消费者还分不清谁是正品,最后你的口碑反而被搞坏了。
这时候,你是不是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就是商标侵权吗?能不能告他们?”
当然能!但问题来了——商标侵权到底会怎么罚?是赔点钱就完事,还是真的会有人因此吃上官司、关门倒闭,甚至坐牢?
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知识产权律师的身份,给你把这事掰开揉碎讲清楚,让你不仅知道“别人犯了什么错”,更明白“自己该怎么防、怎么反击”。
很多人觉得,商标侵权顶多就是“借用一下”,大不了下架产品、道个歉、赔点钱,可现实远比你想的严重得多。
先说后果有多重:
民事赔偿动辄百万起步
一旦法院认定构成侵权,侵权方要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如果实际损失不好算,那就按侵权人赚了多少来判,现实中,很多仿冒品销量惊人,利润可观,法院一算账,几百万赔偿都不稀奇,比如某网红茶饮品牌起诉山寨店,最后判赔480万,还不包括诉讼费、律师费。
行政处罚,罚款+没收+吊销执照三连击
市场监督管理局可不是摆设,一旦查实侵权,轻则罚款5万、10万,重则按违法经营额的五倍以下处罚,最高可达25万元,而且所有侵权商品、包装、工具一律没收,情节严重的,直接吊销营业执照,你说你开个小店图个生计,这一下全没了。
刑事责任?真有人进去过!
别以为只有卖假烟假酒才会坐牢,根据刑法规定,非法经营数额超过5万元,或违法所得超过3万元,就可能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一旦定罪,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常态;情节特别严重的,十年以上都不奇怪,我之前代理的一个案子,当事人仿冒某知名运动品牌,销售额近800万,最后主犯被判了六年半,家属哭都来不及。
2021年,浙江有一家生产儿童玩具的小厂,老板看到某知名卡通形象玩具卖得火,干脆照着外形、颜色、包装全抄一遍,还在电商平台打着“同款品质”“正版代工”等噱头大肆销售,半年时间卖了两百多万。
结果被正牌公司发现,一纸诉状告到法院,同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调查发现,这家工厂根本没获得任何授权,使用的图案也完全落入对方注册商标保护范围。
最终判决结果:
最讽刺的是,这位老板庭审时还委屈地说:“我只是想让老百姓买得起便宜货……”
可法律不会因为你“初衷好”就网开一面。你侵犯的是别人的智力成果和市场秩序,不是做慈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在类似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
侵权行为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没收侵权商品,可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难以计算的,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假冒注册商标罪):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说到底,商标不是一张纸,而是一把“法律武器”,它保护的是品牌的价值、消费者的信任,更是市场竞争的公平底线。
如果你是品牌方,请务必尽早注册商标,做好监控,发现侵权第一时间取证、发函、维权,拖延只会让损失滚雪球。
如果你是创业者或商家,千万别图省事“借鉴”大牌设计,你以为是聪明走捷径,其实是在给监狱铺路,原创不一定马上成功,但抄袭一定会付出代价。
记住一句话:别人的商标,不是你可以随便蹭的流量。
尊重知识产权,才是真正长远发展的起点。
下次再看到“长得像”的产品,别光想着买便宜,也想想——这背后,有没有人正在为侵权买单?而你,又是否愿意成为那个买单的人?
商标侵权怎么处罚?一旦被盯上,赔钱还是小事,坐牢都有可能!,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辛辛苦苦做了几年品牌,logo、包装、广告全砸了心血,结果一觉醒来,发现市场上突然冒出一堆“李鬼”——名字和你...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