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被抓了怎么办?是拘留还是能调解?一文讲清关键应对策略
朋友在饭局上喝多了,跟人起了口角,结果对方报警说他“寻衅滋事”;或者自己在街头劝架,反被扣上“挑事”的帽子,警察一来就带走调查,这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懵的:“我没动手啊,怎么就成‘寻衅滋事’了?”别急...
因为一时资金紧张,房贷、车贷或者消费贷逾期了几个月,刚开始银行只是催收电话不断,后来突然收到法院传票——自己居然被起诉了?那一刻,心里“咯噔”一下,脑袋发懵,手心冒汗,别慌!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视角,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贷款逾期被起诉后,到底还有没有调解的机会?该怎么谈?怎么保权益?怎么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得打破一个误区:很多人一听“被起诉”,就觉得完了,要上征信黑名单、要被强制执行、甚至可能坐牢,其实不是的。

大多数贷款逾期案件属于民事纠纷,不是刑事案件,除非你是恶意骗贷、伪造材料,否则一般不会涉及刑事责任,法院立案,更多是金融机构走流程追债的一种手段,目的不是让你坐牢,而是为了拿回钱。
而在这个过程中,调解就是最关键的一环,它像是一扇“缓冲门”,能帮你争取时间、减轻压力,甚至降低还款总额。
调解,就是你和银行(或贷款机构)在法院主持下,坐下来好好谈一谈:能不能少还点?能不能分期慢慢还?能不能延期几个月再开始还?
法院最喜欢调解,因为能快速结案;银行也愿意谈,因为比起漫长的诉讼和执行,拿到部分还款也是胜利;这是唯一能主动掌控局面的机会。
如果你不回应、不出庭、不调解,那结果只有一个:法院缺席判决,你败诉,然后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工资被冻结、银行卡被划扣、房子车子被拍卖……那时候,连说话的余地都没了。
我办过上百起这类案子,总结出四个实用步骤,普通人也能照着做:
第一时间回应法院通知
收到传票别装死!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去法院签收材料,确认应诉,可以打电话给承办法官或书记员,表明“愿意调解”的态度,这一步,直接决定你有没有谈判资格。
准备真实、完整的财务证明
调解不是靠嘴皮子硬扛,而是靠证据说话,准备好你的收入证明、银行流水、家庭负担(比如老人、孩子)、失业证明、医疗单据等,让法官和银行看到:你不是不想还,是真的暂时还不上。
提出合理可行的还款方案
别说“我一分钱都没有”这种话,没人信,要给出具体计划,“我现在每月只能还2000,但可以分36期还清本金”或“希望减免部分罚息,保留本金分期”,方案越具体、越有诚意,成功率越高。
借助专业力量协助沟通
如果你觉得跟银行谈太难,或者对方态度强硬,完全可以请律师介入,我们经常帮客户写《调解建议书》,把困难和诉求条理清晰地呈现出来,很多时候银行一看就松口了。
去年我接了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38岁,单亲妈妈,因为疫情丢了工作,信用卡和网贷一共逾期9万多,银行起诉后,她吓得不敢接电话,直到收到法院传票才来找我。
我们马上行动:整理她带娃、租房、失业的证明,计算她目前每月最多能承担1500元,然后向法院提交了《调解申请书》,明确提出“本金分期、免除罚息”的请求。
开庭当天,银行原本坚持要求一次性还清,但我们当庭出示了她的困难证据,并强调:“如果判强制执行,她可能连基本生活都维持不了,最终银行也拿不到钱。”
法官也劝银行:“调解是双赢,别把人逼到死角。”双方达成协议:9万本金分48期还,每期1875元,免去全部利息和违约金。
李女士当场哭了,她说:“我以为这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可你看,只要方法对,路一直都在。
很多人觉得调解是“求银行开恩”,其实是误解,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明确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意见》也鼓励对金融借款纠纷优先调解。
这意味着:调解不是施舍,而是你依法享有的权利。只要你愿意配合、拿出诚意,法院就有义务组织调解,银行也不能无理由拒绝。
作为律师,我想告诉你最实在的一句话: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
被起诉不是终点,反而是你重新掌握主动权的起点,调解窗口期很短,通常就在开庭前后一两周,错过了,判决书一出,一切就由不得你了。
请记住:
真正的强者,不是从不跌倒,而是跌倒后知道怎么爬起来。面对债务,坦诚面对、理性协商、依法维权,你依然可以走出困境,重拾生活的主动权。
别让一次逾期,定义你的人生,现在开始行动,还来得及。
贷款逾期被起诉了怎么办?还能调解吗?一文说清关键应对策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因为一时资金紧张,房贷、车贷或者消费贷逾期了几个月,刚开始银行只是催收电话不断,后来突然收到法院传票——自己居...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