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机牌丢了怎么办?还能顺利登机吗?一文说清关键应对策略
拖着行李箱,刚到机场值机柜台前,伸手一摸口袋——糟了!登机牌不见了! 是打印的纸质票找不到了?还是手机里的电子登机牌突然打不开?更惨的是,压根儿还没来得及取票……别慌,今天咱们就以一个老律师的视角,...
朋友在饭局上喝多了,跟人起了口角,结果对方报警说他“寻衅滋事”;或者自己在街头劝架,反被扣上“挑事”的帽子,警察一来就带走调查,这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懵的:“我没动手啊,怎么就成‘寻衅滋事’了?”别急,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掰开揉碎讲清楚——一旦涉嫌寻衅滋事,到底该怎么处理?能不能化解?会不会留案底?
很多人一听“寻衅滋事”就觉得是“打架斗殴”,其实没那么简单,这个罪名在刑法里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罪”的一种,听起来有点模糊,但司法实践中用得特别多。
你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惹事、制造混乱,还故意去干,影响了社会秩序,就可能构成寻衅滋事。
注意啊,关键是“无事生非”或“借题发挥”,如果你是被人先动手打,还手防卫,那就不算寻衅滋事,但如果你明明占理,却追着人家骂半小时、拍视频威胁,那就可能越界了。
第一步:冷静,别慌,配合调查但不说多余的话
警察带你走,说明已经立案或接到报案,这时候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你可以配合接受询问,但不要急于解释、更不要情绪激动地争辩,记住一句话: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证据。
建议直接说:“我愿意配合调查,但我希望等律师来了再详细陈述。”
第二步:尽快联系律师,黄金24小时最关键
很多人觉得“小事嘛,拘留几天就放了”,可现实是,前48小时决定案件走向,警方要不要刑事立案,还是转为治安处罚,往往在这段时间内决定。
专业律师能第一时间了解案情、查看笔录、和办案单位沟通,争取把你从“刑事嫌疑”拉回到“治安纠纷”层面,如果是情节轻微,甚至可以推动调解结案,避免留下刑事记录。
第三步:看情节,分轻重,争取最优结果
这里要分两种情况:
情节轻微的:比如酒后骂了几句,没动手,也没造成实际伤害,这种通常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最多行政拘留15天+罚款,如果能取得对方谅解,积极道歉赔偿,有很大机会不拘留、只警告或罚款。
情节严重的:比如聚众斗殴、持械威胁、在网络上煽动闹事,造成恶劣影响,这就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面临5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时候律师的作用就更大了——争取取保候审、做罪轻辩护,甚至论证“不构成犯罪”。
去年有个案子让我印象很深,当事人小李,30岁,在朋友生日宴上喝高了,看到邻桌有人说话声音大,就过去说了句“能不能小点声”,对方不耐烦回怼,两人互呛几句,小李一激动,掀了人家桌子,还推了一下对方。
对方立刻报警,称“被多人围攻、寻衅滋事”,警方到场后,把小李带回调查,家属急得不行,找到我时已经是晚上9点。
我连夜调取监控、联系饭店服务员作证,发现:
我马上向派出所提交书面意见,强调“事出有因、情节显著轻微、已达成和解”,并附上监控和谅解书,警方采纳意见,对小李作出行政拘留7日、缓执行的决定,实际未进拘留所,也没有留下刑事案底。
你看,同样的行为,处理方式不同,结果天差地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3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
有寻衅滋事行为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寻衅滋事这个罪名,像一把“弹性很大的尺子”,用得好能维护秩序,用不好也可能误伤普通人,关键在于:你的行为是否超出了合理边界,是否造成了实际危害,是否有悔改表现。
我给所有人的建议是:
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话:这个社会不缺脾气大的人,缺的是能在冲动边缘踩住刹车的清醒,一次情绪失控,可能换来几个月的牢狱之灾,甚至影响孩子考公、就业,真的值得吗?
遇事别硬刚,也别傻扛,找对人,说对话,才能把风波化在无形。
寻衅滋事被抓了怎么办?是拘留还是能调解?一文讲清关键应对策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朋友在饭局上喝多了,跟人起了口角,结果对方报警说他“寻衅滋事”;或者自己在街头劝架,反被扣上“挑事”的帽子,警...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