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双实线怎么处罚?不小心越线了算不算违章?
开车开得好好的,眼看就要变道超车,结果前方突然冒出一辆慢悠悠的车,心里一急,方向盘一打,轮胎就压上了那条醒目的双黄实线?或者是在路口左转时,没注意地面标线,车头一歪,直接骑了上去——等反应过来,后视镜...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赶时间去办事,路边实在找不到车位,眼瞅着前方一个空位,赶紧一打方向挤进去,车刚停稳,心里“咯噔”一下:哎呀,后轮好像压到那条白线了!这算不算违章?会不会被罚款扣分?回头一看,电子眼正对着你……顿时心里七上八下。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很多老司机都“踩过坑”的问题——越线停车到底怎么处罚?是不是只要压线就算违法?哪些情况真会被罚?哪些其实可以申诉?

首先得搞清楚,“越线停车”并不是指你随便把车停在马路边就算,它特指的是:车辆在停放时,车身的一部分(比如轮胎)压到了停车区域的标线,尤其是那些画在地上的白色实线或虚线。
这些,才真正属于执法重点打击的“越线停车”行为。
但注意!如果你是在正规划线车位内停车,只是轻微压线(比如后轮蹭到一点白边),且没有影响交通、未造成安全隐患,在部分城市可能只会被警告或不予处罚——但这不等于合法,而是执法弹性空间。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地方性法规,越线停车的处罚标准因地而异,但核心原则一致:妨碍通行 + 违反标线指示 = 双重违法。
常见的处罚方式包括:
举个例子:你在学校门口临时停车接孩子,车尾稍微出了停车位,压到了人行横道的白线,这时候不仅算越线停车,更涉嫌“占用行人过街通道”,一旦被抓拍,轻则罚款150元记3分,重则直接拖走车辆。
而且现在很多城市启用“智慧城管”系统,高清摄像头+AI识别自动抓拍,连压线几厘米都能精准识别,想靠运气蒙混过关?难了。
去年杭州一位车主张先生的经历特别典型。
他在小区附近找车位,眼看只剩最后一个,可车位前有一道加粗白线写着“前方禁停区”,他心想:“我就停两分钟取个快递。”结果车头刚过线,就被路边球形摄像头抓拍。
三天后收到短信:罚款150元,记3分。
张先生不服,认为“我只是临时停靠,又没堵路”,于是申请行政复议,交警部门调取视频发现:他停车期间,一名老人推婴儿车经过斑马线时被迫绕行,存在实际妨碍通行行为,最终维持原处罚。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法律不看“动机”,只看“结果”,哪怕你初衷无恶意,只要客观上造成了隐患,就可能被依法追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0条
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第六项
驾驶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禁止标线指示的,一次记3分。
各地城市管理条例补充规定(如《杭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明确规定禁止车辆压占公共通道标线,违者由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查处。
也就是说,越线停车不仅是交警管,城管也能罚,属于“多头监管”的高发区。
作为执业十几年的交通法律从业者,我想说一句掏心窝的话:每一次侥幸,都是在给未来的麻烦埋单。
越线停车看似小事,实则涉及公共安全秩序,法律之所以严格,不是为了“罚钱”,而是为了防止“小陋习”演变成“大事故”,一辆压线停放的车,可能让救护车延误一分钟,也可能让孩子过马路多走十步。
所以我的建议很明确:
✅ 停车务必完全进入车位,宁可多走几步;
✅ 看到黄线、网格线、斑马线,一律远离;
✅ 如果已被误拍,及时查看违法图片,确认是否真有妨碍行为,再决定是否申诉;
✅ 养成“先观察、再停车”的习惯,把规则刻进肌肉记忆。
真正的老司机,不在技术多炫,而在敬畏规则。
一次规范停车,胜过十次事后补救。
愿你每次出行,都能平安归来,也从不留下一张不该有的罚单。
越线停车怎么处罚?不小心压白线被拍了,到底算不算违章?,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赶时间去办事,路边实在找不到车位,眼瞅着前方一个空位,赶紧一打方向挤进去,车刚停稳,心里...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