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收到贷款逾期短信?钱没借过却背锅,该怎么办?
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可你压根没申请过这笔贷款!那一刻,心跳漏了一拍,脑子瞬间空白:我什么时候借的钱?谁用我的名字贷的款?征信是不是已经烂了...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某天突然收到法院传票,说你欠了一笔贷款没还,可自己压根没申请过这笔钱?打电话去银行查,才发现名下居然有一笔陌生的贷款记录,那一刻,脑子“嗡”地一下,整个人都懵了:“我没借钱,怎么就成了被告?”
别慌,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个人信息泄露日益严重的今天,“冒名贷款”正悄悄成为不少人意想不到的法律陷阱,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如果真的被人冒名贷款,结果逾期被起诉了,该怎么办?
简单说,就是有人用你的身份证、照片甚至人脸识别信息,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你的名义向银行或网贷平台申请贷款,等你还蒙在鼓里的时候,对方已经把钱拿走花掉了,而还款责任和信用污点却全都记到了你头上。
更糟心的是,一旦这笔贷款逾期,金融机构就会启动催收程序,甚至直接把你告上法庭,这时候,你不仅面临败诉风险,还可能被强制执行、列入失信名单,影响出行、工作、子女教育……简直是躺着中枪。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我没借钱,法院肯定不会判我赔”,但现实没那么简单,法律讲究证据,如果你不去应诉、不提交材料,法院很可能根据原告(也就是贷款机构)提供的单方证据判决你承担责任。
关键来了——收到传票后,千万不能当没事发生!必须立刻行动。
哪怕你觉得委屈、冤枉,也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状,参加庭审,缺席审理等于放弃辩护权利,法官只能采信对方说法。
你需要证明三点:
贷款不是你本人操作的
申请时间你在外地出差、住院;APP登录IP地址不在你所在城市;人脸识别视频明显不是你本人。
签名/授权文件系伪造
可申请笔迹鉴定,看合同上的签名是否出自你手。
身份信息被盗用
提供报警回执、征信报告异常记录、手机卡办理记录等辅助证明。
发现被冒名贷款,第一时间去派出所报案,拿到《受案回执》非常关键,同时冻结相关银行卡、更改密码,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标记异常信息。
这些动作不仅能固定证据,还能向法院展示你主观上无借款意图,属于“被动受害”。
张女士是位小学老师,某天突然被银行起诉要求偿还8万元消费贷,她一头雾水,说自己从没办过这个业务,法院开庭时,她觉得“我又没借钱,懒得跑法院”,就没出庭也没交证据。
结果呢?银行拿出了一份有她名字的电子合同和放款记录,法院认定借贷关系成立,缺席判决她全额还款+利息。
后来她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再申请再审,虽然最终通过笔迹鉴定推翻原判,但已经花了半年时间和几千块鉴定费,还上了征信黑名单。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法律面前,情绪解决不了问题,程序正义比“我是无辜的”更重要。
也就是说,只要你能证明贷款非本人操作、未授权、不知情,就有机会推翻整个借贷关系。
冒名贷款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就在身边,一张身份证复印件、一次扫码认证、一个社交平台晒照,都可能成为别人作案的工具。
一旦遭遇此类事件,请记住五个字:快、准、全、稳、专。
最后提醒一句:在这个数据泛滥的时代,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就像锁好家门一样重要。你不重视的细节,可能正是别人钻空子的突破口。
钱没借,债就不该背,只要应对得当,法律永远站在真相这一边。
冒名贷款逾期被起诉了怎么办?钱没借到,官司却找上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某天突然收到法院传票,说你欠了一笔贷款没还,可自己压根没申请过这笔钱?打电话去银行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