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手把手教你如何投诉维权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机突然“叮”一声,跳出一条短信:“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你一头雾水:我啥时候贷过款?没申请过啊!钱也没到账,怎么就说我逾期了? 别急,...
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可你压根没申请过这笔贷款!那一刻,心跳漏了一拍,脑子瞬间空白:我什么时候借的钱?谁用我的名字贷的款?征信是不是已经烂了?
别慌,这种情况其实比你想象中更常见,我不是在吓唬你,而是想告诉你:这背后可能藏着身份信息被盗用、冒名贷款、甚至是金融机构审核疏漏的大问题,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让人后背发凉的话题——当你莫名收到贷款逾期短信,该怎么办?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不会是我记错了吧?”然后赶紧联系客服准备还款,停!千万别冲动,第一步,不是还钱,而是核实信息真伪。
查清楚这笔贷款到底存不存在
拿到短信后,第一时间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通过“云闪付”App)查询个人信用报告,重点看“信贷记录”部分,有没有这笔贷款的放款机构、金额、时间,如果征信报告里根本没这笔账,那大概率是诈骗短信,直接拉黑处理就行。
确认是否被冒名贷款
如果征信报告上真有这笔贷款,但你确定自己没办过,那就得警惕了——你可能成了“被贷款人”,这时候要立刻联系贷款机构,要求提供贷款合同、身份证复印件、人脸识别记录、面签视频等全套材料,正规贷款必须本人实名认证+活体检测,如果对方拿不出这些,说明审核流程存在严重漏洞。
马上启动维权程序
确认被冒用身份后,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拿到《受案回执》;同时向涉事金融机构提交书面异议申请,要求暂停催收、冻结账户,并启动调查程序。你的身份信息被滥用,法律责任不该由你承担。
这种情况看似离谱,其实背后有几种典型套路:
最可怕的是,等你发现时,征信已经被搞花了,甚至上了“黑名单”,买房、买车、找工作都受影响。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王女士,40岁,公务员,某天突然收到多家平台的催收短信,说她借了十几万网贷,全部逾期,她一头雾水,查征信才发现名下竟有5笔贷款,最早一笔两年前就放款了。
她从没下载过这些App,也没授权过任何平台,我们调取贷款记录发现:所有“人脸识别”视频都是低清摆拍,照片明显是PS过的;签名笔迹也完全不像她平时写的字,更离谱的是,其中一家平台连基本的身份核验流程都没有,仅靠上传一张身份证就批了8万元。
我们向银保监会投诉,并报警立案,最终警方查明是一个贷款中介团伙作案,利用他人信息批量骗贷,涉事平台被责令删除不良记录、赔偿损失,王女士的征信得以恢复。
但这一折腾就是十个月,期间她差点丢了工作,精神压力极大,她说:“最怕的不是钱,是那种‘你说不是你,可证据显示是你’的无力感。”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使用其身份信息办理金融业务,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和名誉权的行为。
也就是说,只要你能证明贷款非本人操作,就有权要求撤销记录、消除影响,甚至索赔精神损害。
遇到莫名贷款逾期短信,别慌,但也别忍,这件事的核心逻辑是:谁出错,谁担责,你没申请贷款,就不该为别人的过错买单。
我给你的建议就三点:
这个时代,我们的脸、指纹、身份证早已不再是“随身携带的物件”,而是随时可能被复制、盗用的数据,保护好自己,不只是防骗,更是捍卫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尊严与权利。
下次再看到那条“您已逾期”的短信,别慌,深呼吸,拿起手机,开始反击——因为真相,从来不怕被揭开。
莫名其妙收到贷款逾期短信?钱没借过却背锅,该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可你压根没申请过这笔贷款!那...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