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期付款才不吃亏?搞错这几点,利息比本金还高!

普法百科34秒前1

看中一台新手机,标价6999元,销售小姐姐笑盈盈地告诉你:“可以分12期,每月还583块,压力不大。”你一听,好像确实轻松,手一滑就点了“确认分期”,可等到还款第二个月,账单上赫然多出一笔“手续费”——这才发现,原来每期的583块里,藏着不少猫腻。

分期付款,听起来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但现实往往是:梦没圆成,债先压上了,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视角,带你扒一扒分期付款背后的那些坑,教你如何聪明分期、合法维权,不被平台和商家割韭菜。

怎么分期付款才不吃亏?搞错这几点,利息比本金还高!


分期付款不是“免息午餐”,小心隐形成本吃掉你

很多人以为分期就是把总价平摊到每个月,其实大错特错,绝大多数所谓的“免息分期”背后,都藏着“手续费”或者“服务费”,比如你分12期买一部6999元的手机,看似每月还583元,总共还6996元——咦?怎么还少3块?别急,仔细一看合同条款,写着“分期手续费总额499元”,实打实多掏近五百块!

更隐蔽的是,有些平台把手续费折算成“年化利率”后,可能高达15%甚至更高,举个例子:借1万块,分12期,每月还900块,看起来只多还800块,但实际年化利率可能超过14%,比很多银行贷款都贵!

所以第一句忠告:不要只看月供,要看总成本和实际利率。


分期前必须问清的四个问题

作为消费者,你在点击“同意分期”之前,务必搞清楚以下四件事:

  1. 有没有手续费?是多少?
    别被“0利息”三个字迷惑,一定要问清是否有其他费用,比如服务费、管理费、账户维护费等。

  2. 实际年化利率是多少?
    很多平台只告诉你“日息万分之五”,换算成年化可能是18.25%,这个数字必须自己算,不能听信宣传话术。

  3. 提前还款能不能减免剩余手续费?
    有些人想早点还清,结果被告知“手续费已收不退”,这是霸王条款!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提前还款应合理减免未发生的费用。

  4. 逾期后果有多严重?
    除了罚息,会不会上征信?会不会被催收骚扰?这些都要提前了解,避免因小失大。


以案说法:小李的“免息分期”陷阱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在某电商平台买了台笔记本电脑,宣传页写着“12期免息”,他觉得划算就下单了,结果收到账单才发现,虽然没有利息,但平台额外收取了598元的“分期服务费”。

小李不服,投诉到市场监管部门,也向平台客服申诉,但对方坚称“页面有小字注明服务费”,我们调取了当时的页面截图,发现那行字不仅字体极小,颜色还跟背景接近,几乎看不见。

最后我们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知情权)和第二十六条(格式条款提示义务),主张该收费条款无效,经过调解,平台退还了全部服务费,并公开道歉。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商家的“文字游戏”不能成为收割消费者的工具,法律站在你这边。


法条链接:你的权利写在白纸黑字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并采取合理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相关精神:
    金融产品应明示年化利率,不得以“低月供”误导消费者。

这些法律不是摆设,而是你维权的

怎么分期付款才不吃亏?搞错这几点,利息比本金还高!,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贷款逾期被银行起诉了怎么办?别慌,这样做能守住底线!
« 上一篇5分钟前
×
23
2025 10

怎么分期付款才不吃亏?搞错这几点,利息比本金还高!

看中一台新手机,标价6999元,销售小姐姐笑盈盈地告诉你:“可以分12期,每月还583块,压力不大。”你一听,...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