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头紧,周转不开,偶尔借点网贷应急,这事儿现在不少见。但要是借了十万,一时半会儿还不上,逾期了,心里肯定七上八下的,人家会不会马上就来起诉我啊?我会不会坐牢啊?别急,咱们今天就好好掰扯掰扯这个事儿
我得给大家吃个“定心丸”,但也不是盲目乐观:网贷逾期后多久会被起诉,这个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不是说逾期一天、一个月、三个月就肯定会被起诉。 为啥这么说呢? 你想啊,每个网贷平台的“脾气”都不一...
收到“贷款逾期开庭”短信别慌!是真是假?一招教你识破套路,保护自己不踩坑最近好几位朋友私信我,说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您因贷款逾期未还,已被起诉,法院将于X月X日开庭审理,请准时出庭,否则将依法强制执行。”配图还有一张红头文件截图,看着特别像那么回事,有人吓得睡不着觉,赶紧打电话给“客服”想协商还款;也有人直接转账了事,生怕上了征信、被拘留。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必须提醒大家一句:这种短信,九成九是诈骗!** 这到底是真的法院通知?还是披着法律外衣的心理恐吓?
如果你真逾期了该怎么办?
没逾期却被骚扰又如何应对?
听我慢慢讲,保证你听完心里有底、手里有招。
首先你要明白一个基本常识:法院不会通过短信、微信、QQ等方式发送正式的开庭传票或判决文书。
真正的司法程序是什么样的?
而你现在收到的这条短信,有没有让你扫码?有没有附带链接?是不是用个人手机号发的?有没有错别字、语句不通?
如果有以上任何一点,那基本可以判定:这是冒充公检法的新型诈骗手段!
他们就是利用你对法律程序不了解、怕麻烦、担心影响征信的心理,一步步诱导你恐慌、转账、甚至泄露个人信息。
咱们也不回避现实问题,确实有人因为失业、生病、生意失败等原因导致贷款逾期,这时候怎么办?
记住三句话:
正确的做法是: ✅ 查征信确认是否真被起诉(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查询)
✅ 登录“中国裁判文书网”或“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搜索自己的名字
✅ 若发现确有案件,尽快委托律师或亲自出庭答辩
✅ 千万别在电话里随便承诺还款金额,所有协议务必书面化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在某网贷平台借了8000元,后来逾期了几个月,某天他收到一条短信:“因借款逾期,已移交法院处理,定于本月15日在XX区人民法院开庭,请速登录xxx链接查看案号,否则将冻结银行卡并列入失信名单。”
小李一看慌了神,点进去是个仿造的法院网站,显示他的“案件编号”、“开庭时间”,还有个“在线缴费通道”可缴纳“诉讼保证金”避免开庭,他差点转了1.8万元过去。
幸好他多问了一句朋友,朋友让他打114查那个法院的真实电话,一核实——根本没有这个案子!
后来我们顺藤摸瓜,发现这个链接背后是一个境外服务器搭建的钓鱼网站,专门收集公民信息进行二次诈骗。
我们协助小李报警,并向银保监会投诉该网贷平台违规催收行为,虽然债务仍需偿还,但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法律的权威不该成为骗子行骗的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
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签收,采取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五条:
公告送达应在法院公告栏和有关媒体发布,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
📌《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招摇撞骗罪):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虚构代理关系开立账户。
这些法条都在告诉我们:正规司法程序有严格规范,绝不会靠一条短信就定你“罪”。
面对“贷款逾期开庭”类短信,我的建议只有六个字:不信、不点、不转账。
然后做三件事:
你要相信,真正的法律是用来保护弱者的,而不是用来恐吓普通人的。
哪怕你真的暂时无力还款,也有合法途径去协商、去调解、去申请司法救助,但一旦你因为害怕而盲目操作,可能就落入了别人精心设计的圈套。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法律不怕你不懂,只怕你不问。
遇到问题别沉默,找专业的人,走正确的路,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我是张律,一个愿为你撑腰的律师朋友。
下次再见,希望你是来咨询“怎么合理延期还款”,而不是问我“钱转出去还能不能要回来”。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案例已做隐私处理,情节如有雷同,纯属警示所需。
别急,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清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收到“贷款逾期开庭”短信别慌!是真是假?一招教你识破套路,保护自己不踩坑 最近好几位朋友私信我,说手机突然收...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