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收短信轰炸?别慌,教你三步自救还能止损!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咚”响个不停,一睁眼全是银行或平台发来的催收短信:“您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即将上报征信,影响子女教育!”、“法务部门已介入,将采取法律手段!”……一条接一条...
你有没有接过那种半夜发来的短信?
“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当前欠款xxX元,系统已自动上报央行征信,请尽快处理,以免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一看完这条,心跳直接飙到120,脑子里瞬间闪过一堆画面:房贷批不下来、信用卡被冻结、孩子上学受影响……是不是真的就“信用破产”了?
别急,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咨询,我就用大白话告诉你:贷款逾期收到催收短信,尤其是“已上报征信”这种字眼,到底有多严重?还能不能翻盘?关键看这三步怎么走!
很多人一看到“已上报征信”四个字就慌了神,以为自己已经被钉在信用黑名单上,这辈子都翻不了身,但真相是——不是所有平台都能随时上报征信,也不是一逾期就立刻上!
举个例子:
你借的是某网贷平台的消费贷,这类平台有些根本没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所谓的“上报”只是吓唬人的催收话术。
但如果你借的是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比如招联金融、中银消费),那他们确实有权将逾期记录报送至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 所以第一步,别信短信一面之词。
正确的做法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通过手机银行APP查个人信用报告,确认是否真的被记录逾期。
记住一句话:没有白纸黑字写进征信报告的“逾期”,就不算真正伤害你的信用。
假设你查了征信,发现确实有逾期记录,这时候最忌讳两种心态:一是破罐子破摔,“反正已经黑了,爱咋咋地”;二是幻想平台会忘记,“拖两年它就自动消了”。
错!大错特错!
根据现行规定,逾期记录一旦上报,在你还清欠款后,仍会在征信报告中保留5年,但这5年是从你还清之日起算的,也就是说——
✅ 你现在还清,5年后这条记录自然消失;
❌ 你一直不还,5年是从最后逾期日开始算,期间你还可能面临起诉、执行、限制高消费……
更现实的问题是:很多平台在你逾期90天后,就会把账户转给法务部门或第三方催收机构,甚至启动诉讼程序。
所以第二步的核心是:优先还清本金+合理利息,哪怕分期也要主动沟通,争取“止血”。
建议话术:“您好,我最近遇到困难导致逾期,但我有还款意愿,能否申请延期或分期?我可以提供收入证明或还款计划。”
态度诚恳+有实际行动,大多数合规机构愿意协商。
现在重点来了——有些平台或外包催收,为了逼你还钱,各种手段齐上:
“再不还就把你照片发朋友圈!”
“我们已经通知你单位领导了!”
“今晚十点之前不转账,上门贴封条!”
这些,统统违法!
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公开他人个人信息,更不能骚扰、恐吓债务人及其亲友。
如果你收到威胁、辱骂、群发信息、PS侮辱图等行为,请立即录音、截图、保存短信和通话记录,这些都是未来维权的关键证据。
必要时可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甚至提起人格权侵害之诉,要求对方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张先生因为疫情失业,网贷逾期4个月,某天凌晨两点,他连续收到十几条催收短信,其中一条写着:“已上报征信,配偶知情,请尽快还款。”
更离谱的是,第三天他妻子的微信突然收到一张“丈夫欠债公示图”,上面不仅有他的身份证照片,还打着红叉标注“老赖”。
原来催收人员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他家人的联系方式,并进行了恶意传播。
张先生气得想报警,又怕事情闹大影响工作,后来找到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固定证据,向该平台总部发出律师函,并同步向网信办和金融监管部门举报。
最终平台道歉、删除信息、赔偿精神抚慰金8000元,且协助其修改了征信备注状态。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很多人不是不想还钱,而是被恐惧压垮了尊严,而法律,就是帮他们找回底线的那根拐杖。
最后我想说句掏心窝的话:
谁都有手头紧的时候,贷款逾期不代表你是坏人。
但面对问题的态度,决定了你是被困境吞噬,还是逆风翻盘。
记住这三条铁律:
1️⃣ 不轻信催收话术,查征信才是王道;
2️⃣ 能还则尽快还,拖延只会雪球越滚越大;
3️⃣ 遭遇违法催收,果断取证维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信用像玻璃,碎了还能粘,前提是——你要敢伸手去捡。
我是律师老陈,关注我,带你用法律守护生活每一寸体面。
你有没有接过那种半夜发来的短信? “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当前欠款xxX元,系统已自动上报央...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