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自己怎么交?灵活就业也能上车,别再傻傻等单位缴了!
想买房、想租房提取,结果一查公积金账户——空空如也,问公司,人家说“我们按最低基数交”;自己创业?自由职业?那更别提了,压根没人给你交。 可你知道吗?没有单位,你也能自己交公积金了! 别再以为公积...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惑:辞职了、自由职业了,或者在换工作的空档期,突然发现社保断了?一查才知道,公司交的“五险”一旦没人代缴,自己根本不知道从哪下手,医保用不了、养老金断缴、生育报销成泡影……焦虑感瞬间拉满。
别慌,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没有单位,普通人到底能不能自己交五险?怎么交?交多少钱?将来能享受什么待遇?
先说结论:可以!但不是全部都能自缴。
我们常说的“五险”,其实是五个独立的社会保险项目——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工伤和生育保险,必须由用人单位缴纳,个人无法单独参保。而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项,如果你是灵活就业人员(比如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网络主播、网约车司机等),完全可以通过当地社保局或线上渠道自行缴纳。
关键看身份:必须是“灵活就业人员”或“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也就是说,你得是以个人身份参与社会劳动,没有与任何单位建立全日制劳动关系,学生、退休人员、已有单位代缴的职工,不在这个范畴。
第一步:确认参保地
你可以在户籍地或居住证所在地参保,比如你是河南人,但在杭州长期生活,有居住证,就可以在杭州以灵活就业身份参保。
第二步:选择缴费项目
大多数地区允许灵活就业人员单独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部分地区也开放了失业保险的个人参保通道(如广东、浙江等地试点),建议提前拨打当地12333社保热线咨询。
第三步:确定缴费基数和比例
举个例子:假设某市社平工资为8000元,你选择100%档位缴费:
虽然看着不低,但换来的是终身养老金资格和持续的医保报销待遇,长远看非常值得。
办理后,系统会生成缴费账单,可通过支付宝、微信、银行代扣等方式按月缴费。
小李是一名刚辞职的设计师,原本在杭州一家公司上班,五险齐全,离职后接了一些私活,成了自由职业者,三个月后,他感冒去医院,发现医保卡刷不了——原来公司停缴后他没续上,医保已经断了。
更让他头疼的是,他正准备结婚备孕,未来可能涉及生育报销;而且他才30岁,养老保险才交了5年,再断下去,退休后怎么办?
他赶紧打12333咨询,得知作为持有杭州居住证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己缴纳养老和医保,他在“浙里办”APP上提交申请,选择了100%缴费基数,每月缴纳约2200元,虽然压力不小,但他算了笔账:连续缴满15年养老保险,退休后每月至少能领几千块;医保不断,看病能报大头,还能累计生育津贴资格。
半年后,小李不仅恢复了保障,心态也踏实了:“原来自己也能当自己的‘hr’。”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规定: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第十一条规定: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第二十三条:
“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关于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的通知》(人社部发〔2021〕46号)进一步明确:各地应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鼓励其持续参保。
很多人误以为“没单位就不能交社保”,这是误区,法律早已为灵活就业者打开通道。自己交五险,核心是“养老+医疗”两项,关键在于主动登记、按时缴费。
我常跟客户说:社保是你人生最稳的“长期投资”,它不像股票波动,也不像理财有风险,而是国家兜底的保障体系,哪怕你现在收入不稳定,也建议至少保住医保不断,养老尽量不断。
记住三句话:
别再让“我以为”耽误你的保障,拿起手机,查一下你所在城市的灵活就业参保政策,花半小时完成登记,可能是你今年做得最值的一件事。
毕竟,真正的安全感,从来不是来自别人,而是你自己亲手搭建的那道防线。
五险自己怎么交?灵活就业人员也能安心参保的实操指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惑:辞职了、自由职业了,或者在换工作的空档期,突然发现社保断了?一查才知道,公司交的“五险”...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