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别慌,搞清楚这三条关键信息
收到“逾期贷款提醒”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手机突然震动,一看是条银行或贷款平台发来的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名下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
收到担保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在我司的担保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启动法律程序。”
那一刻,心跳漏了半拍,明明记得自己按时还了,怎么就“逾期”了?还是“担保贷款”?甚至都不知道这笔贷款是怎么来的。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条短信乱了阵脚,稀里糊涂地打钱、认账,最后才发现——自己根本没借过这笔钱,或者压根不是借款人。 今天这篇文章,不讲复杂的法条堆砌,也不整虚头巴脑的术语,我就用大白话,带你扒清楚:担保贷款逾期短信到底意味着什么?你是真违约了,还是被“精准诈骗”盯上了?以及最关键——你该怎么办。**
第一条:你到底是“借款人”还是“担保人”?
很多人看到“担保贷款”,第一反应是:“我没贷过款啊!”但重点不在“贷”,而在“担保”。
你可能在某天帮亲戚、朋友签了个字,说是“帮忙做个担保”,当时觉得没啥事,结果对方借钱不还,债主立马找上你这个“担保人”。
根据《民法典》规定,一旦你签了担保合同,就等于把“还款兜底”的责任扛上了肩,哪怕你一分钱没花,也得替人还钱。
先回忆一下:你最近有没有给谁做过担保?有没有签过连带责任保证书?微信语音同意过?哪怕只是口头承诺,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被认定为有效担保。
第二条:这条短信,是正规通知,还是催收套路?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第三方催收公司”,专门承接银行或网贷平台的不良资产包,他们拿到债务信息后,就开始狂轰滥炸式发短信、打电话。
但注意:很多短信根本不具备法律效力!
这些都是典型的恐吓话术,目的就是让你心慌、主动打钱,真正的司法程序不会通过一条短信就决定你的命运。
第三条:你的征信真的被影响了吗?
很多人最怕的是“上征信”,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只有正规金融机构上报央行征信系统,才会影响你的信用记录。
如果你没签过合同、没做过面签、没实名认证借款流程,那这笔贷款本身就可能存在“冒名借贷”或“虚假贷款”的问题,这时候所谓的“逾期”,很可能是数据错误或身份被盗用。
✅第一步:暂停恐慌,收集证据
如果征信报告里根本没有这笔贷款,那你基本可以判断:这是误传、冒名,或是催收施压。
✅第二步:主动核实,别等对方找你
直接联系短信中提到的贷款机构官方客服(必须是官网公布的号码),说明情况,要求提供:
如果对方无法提供,或发现签名是伪造的,立刻提出异议,并申请征信更正。
✅第三步:必要时启动法律武器
如果确认自己被冒名担保,或者被迫签字,别忍气吞声。
你可以:
法律保护的是真实意思表示,你没同意,就不该担责。
我曾代理过一个真实案件,当事人李女士,是一家公司的行政,同事小王说要贷款买车,请她“帮忙做个担保”,信誓旦旦说自己一定还。
李女士心软,就在一份《个人担保承诺书》上签了字,没细看条款,结果小王拿了钱就辞职失联,半年后,李女士接连收到催收短信、电话,甚至家里老人被半夜骚扰。
她去查征信,发现自己名下竟有一笔38万的“连带责任担保贷款”已逾期10个月。
我们接手后调查发现:银行在放贷时未核实担保人真实意愿,也未进行面签录像,最终法院判决:担保合同因程序违法、缺乏真实意思表示,认定无效。李女士无需承担还款责任。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签字有风险,担保需谨慎,但即使签了,也不代表你必须认账——关键看过程是否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必须明确约定,否则视为一般保证。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若签字非自愿、被欺骗或胁迫,可主张合同无效。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信息有误的,有权提出异议,征信机构应在20日内核查并更正。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贷款,构成贷款诈骗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一条短信,不该成为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
真正可怕的,不是债务本身,而是你对权利的沉默与无知。
你要明白:
下次再收到那种“逾期警告”,别急着慌,先把手机放下,喝口水,然后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借了吗?我担保了吗?我签的是什么?
答案清楚了,路也就出来了。
我是律师老张,一个总在深夜回当事人消息的人。
如果你正在被催收困扰,不知道该不该还,要不要理,欢迎留言或私信。
我不卖课,不推产品,只讲真话,帮你避坑。
毕竟,法律的意义,不是让人恐惧,而是让普通人,也能挺直腰杆说话。
一、先别慌,搞清楚这三条,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收到担保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手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