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误报还是真危机?一招教你快速应对

金融债务35秒前1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那一刻,心猛地一沉,手心冒汗——可我明明记得上个月还了啊?是不是系统出错了?还是有人冒用我的信息贷款?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条短信乱了阵脚,结果白白多付利息、甚至被错误记入征信黑名单,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后,到底该怎么办?哪些是陷阱?哪些是真问题?怎么把损失降到最低?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误报还是真危机?一招教你快速应对


先别慌,四步冷静排查

第一步:核对还款记录
打开你的银行APP、支付宝、微信支付,或者翻翻当时的转账截图,确认这笔贷款你到底有没有还?具体哪天还的?金额对不对?有时候你以为还了,但实际转账失败或延迟到账,系统没及时更新,就容易出现“假逾期”。

第二步:查清贷款来源
这条短信是谁发的?是正规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还是某个名字都没听过的网贷平台?如果是陌生号码、非官方短号(比如不是95开头),那极可能是诈骗短信!现在仿冒贷款平台发短信的骗局太多了,专门吓唬人,诱导你点链接补款。

第三步:登录官方渠道核实
不要直接回短信,更不要点里面的链接!正确做法是:自己手动打开该机构的官方App或官网,登录账户查看还款状态,如果账户里显示“正常还款”或“已结清”,那这条短信大概率是系统延迟或误发。

第四步:保留证据,及时沟通
一旦发现是平台搞错了,立刻截图保存短信、还款凭证、账户状态,并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说明情况,要求他们更正数据,书面出具“无逾期记录证明”,避免后续影响征信。


以案说法:张女士差点被“假逾期”毁了买房计划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张女士准备贷款买房,征信报告突然显示她在某消费金融公司有一笔8000元贷款逾期90天,她当场懵了——她根本没借过这笔钱!

我们介入调查后发现:原来一年前她曾在一个借贷平台注册过账号,填了基本信息,但最终没借款也没通过审核,可这家平台却把她当作“授信用户”,在系统里生成了一笔虚拟贷款,后来因未还款自动标记为逾期。

更离谱的是,他们从未电话或书面催收,只发了几条短信,而张女士换了手机号,根本没收到,等她买房时才发现,征信已被拉黑。

我们向央行征信中心提出异议申请,同时起诉该平台侵犯个人信息权和名誉权,最终法院判决平台删除不良记录、赔偿精神损失费,并公开道歉。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不是所有“逾期”都是你真没还,有些是平台操作不规范甚至越界滥用数据造成的,你有权质疑,也有权维权。


法条链接:你的权利有法可依

  1.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2.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提出异议,征信机构应当在20日内核查并处理。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个人信息被使用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应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

这意味着:如果你没借钱却被记逾期,或你还了钱却没更新记录,你完全有权要求更正,甚至索赔。


律师总结:冷静+证据+行动=化解危机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第一反应就是“完了”,也别一怒之下就把钱再打一遍,记住三个关键词:

  • 冷静:情绪失控最容易掉进骗子或霸王条款的坑;
  • 证据:还款截图、短信记录、通话录音,一样都不能少;
  • 行动:主动查证、及时申诉、必要时走法律程序。

你要相信,法律站在你这一边,现在的金融环境越来越透明,监管也越来越严,只要你是守约的人,就不该为别人的错误买单。

最后提醒一句:定期查一次征信(每年两次免费),比等到买房买车才惊觉“被逾期”要强一万倍。

别让一条短信,打乱你的人生节奏,你值得安心的生活,从搞懂这些小事开始。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误报还是真危机?一招教你快速应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档案管理怎么做?资料乱成一团怎么办?一招教你规范归档不踩雷!
« 上一篇6分钟前
×
18
2025 10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误报还是真危机?一招教你快速应对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