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车怎么租?押金退不了?新手必看避坑指南!
临时要出门办事,打车等半天,公交绕路,地铁换乘麻烦,突然发现路边停着一辆亮闪闪的共享汽车,扫码就能开走——心动了吧?可真要点进去租车时,又傻眼了:注册流程复杂吗?要不要交押金?出了事故谁负责?还车地点...
最近几年,露营成了都市人逃离喧嚣的“新宠”,朋友圈里不是在搭帐篷,就是在去搭帐篷的路上,可热闹背后,不少人踩了坑——说好的营地临时取消、设备没到位、押金不退……更离谱的是,有些人连个白纸黑字的协议都没签,出了事只能自认倒霉。
那问题来了:帐篷怎么写?
别误会,这可不是教你画个三角形,这里的“写”,指的是怎么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把露营相关的约定“写”进合同里,让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不至于变成一场扯皮大战。
咱们一个个来拆解。
很多人觉得:“哎,老板,我订个周末的帐篷啊,交500定金,到时候来就行。”对方回一句“好嘞,没问题”,转头微信收钱,完事儿。
听着挺顺,但一旦出事——比如营地淹水、临时改期、甚至老板跑路——你拿什么维权?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这些能用,但证明力有限,法院审案子讲证据链,光有付款记录,没法直接证明你们之间约定了哪些服务内容、违约责任、退款规则。
“帐篷怎么写”的第一步,是必须签书面合同或电子协议,哪怕是一张简单的确认单,也得写清楚:
记住一句话:没写进合同的承诺,法律上大概率不算数。
很多人搞不清“定金”和“押金”的区别,结果吃了大亏。
举个例子: 你交了800块,对方说是“押金”,结果临时不去,对方一句“不退”,你就懵了,但如果当初写的是“定金”,情况就不一样。
根据《民法典》规定:
所以签协议时一定要看清楚——你交的是“定金”还是“押金”?如果是“押金”,一定要备注:“如因乙方(你)原因取消,扣除XX%手续费后退还;如因甲方(营地)原因取消,全额退还。”
否则,人家一句“行业惯例不退”,你就没辙了。
有的营地宣传“免费烧烤架”“赠送早餐”,结果到现场发现要另收费,你怒问:“不是说送的吗?”对方轻飘飘一句:“那是促销活动,今天不参与。”
这时候,如果你合同里没写明“含双人早餐”“提供烧烤工具一套”,那不好意思,法院很难支持你。
所有口头承诺,必须落实到文字。
哪怕是发在朋友圈的广告语,也可以截图作为补充证据,但最稳妥的,还是直接写进合同附件。
去年夏天,杭州李女士通过某户外平台预订了千岛湖一处网红营地,支付定金3000元,订单页面写着“星空帐篷+晚餐+篝火晚会”,但未签署正式合同。
出发前两天,营地通知因“内部整改”暂停营业,建议延期,李女士因行程已定,要求退款,却被平台以“定金不退”为由拒绝。
她起诉至法院,法院审理认为:虽然平台标注“定金”,但未与用户签订书面协议,也未明确说明定金罚则适用条款,且所谓“整改”并非不可抗力,属于单方违约,最终判决营地双倍返还定金共6000元。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即使你写了“定金”,如果程序不合规、告知不到位,法律也不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的不公平、不合理规定。
“帐篷怎么写”这个问题,表面看是订个露营位,实质是一次消费行为中的法律风险防控,别觉得签合同麻烦,它不是束缚,而是保护。
下次你再计划露营,记得做三件事:
法律从不保护“我以为”,只保护“你写了吗”。
一次浪漫的露营,不该以一场纠纷收场。
把帐篷“写”好,才能真正躺平看星星。
—— END ——
帐篷怎么写?露营合同签不好,押金退不了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几年,露营成了都市人逃离喧嚣的“新宠”,朋友圈里不是在搭帐篷,就是在去搭帐篷的路上,可热闹背后,不少人踩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