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赌中心怎么收费?花了钱真能戒掉吗?别被包治忽悠了!
你有没有发现,戒赌”两个字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朋友圈、短视频甚至地铁广告里?什么“七天封闭式戒赌营”“三个月彻底告别赌瘾”,听起来特别专业、特别有效,可当你点进去一看——好家伙,动辄上万的费用,有的甚至...
官司打赢了,对方却早就把房子卖了、车子过户了,钱也转得干干净净?最后判决书拿在手里,像一张白纸——赢了理,却拿不回钱,这时候,很多人会后悔:早知道就申请“财产保全”了。
可问题来了——财产保全要收费吗?收多少?值不值得花这个钱?万一交了费,法院没保成,钱能退吗?今天咱们就来聊点实在的,不说法条套话,就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财产保全的“钱途”和门道。
先简单科普一下:财产保全,就是你在打官司前或打官司中,担心对方偷偷转移财产,就向法院申请先把他的房子、车子、银行账户这些“锁住”,等判决下来再执行,相当于给对方的财产贴个“封条”,防止他“金蝉脱壳”。
听起来是不是挺靠谱?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保全要交钱,而且这笔钱不是小数目。
放心,法院收钱不是乱来的,有明文规定,财产保全的费用,主要分两块:
第一块:保全申请费。
这是交给法院的“门票钱”,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收费标准是按保全金额阶梯计算的:
举个例子:你想保全对方名下一套价值200万的房子。
那费用就是:
1000元以内 → 30元
1000元到10万部分 → 9.9万 × 1% = 990元
10万到200万部分 → 190万 × 0.5% = 9500元
加起来一共是30 + 990 + 9500 = 10,520元。
注意!这笔钱最高不超过5000元?不对!那是很多人记混了,财产保全费上限是5000元的说法早已过时,现在没有封顶,200万就得交一万出头,上不封顶。
第二块:担保费。
这才是真正的“隐藏成本”。
法院怕你乱申请保全,害人家无辜被冻结账户,所以要求你提供“担保”——要么自己出等值财产(比如你名下的房、车),要么找保险公司开保函,大多数人没那么多闲置资产,只能买“诉讼保全责任保险”。
这类保险一般按保全金额的1%~0.3%收费,还是拿200万举例,大概要花2000到6000元。
所以算下来,保全200万的财产,总成本可能接近5万到2万元,这还只是前期投入,不包括律师费、差旅费等。
最扎心的问题来了:我交了钱,法院也受理了,结果去查的时候,对方账户是空的,房子早就过户了,保全了个寂寞,钱能退吗?
很遗憾——不能退。
只要法院依法受理并完成了保全程序(哪怕没查到财产),这笔申请费就不退,就像你去医院挂号看病,医生检查后说“没病”,挂号费也不会退一样。
但这里有个关键点:法院是否“尽职调查”了?
如果你发现法院压根没去查银行、没调不动产登记,那你有权投诉甚至申请国家赔偿,但如果法院确实查了,只是对方太狡猾提前转移了,那属于风险自担。
去年我代理一个民间借贷案,当事人老李借给朋友80万,眼看还款日过了半年都没动静,起诉前我们建议他立即申请财产保全。
老李犹豫:“花几千块保全费,值吗?”
我们坚持:“对方最近在卖房,必须马上动手。”
结果——晚了三天,等法院去查封对方房产时,产权已经变更到他儿子名下,银行账户也被清空,虽然最后官司赢了,但执行阶段发现对方名下无任何可供执行财产,80万至今颗粒未收。
老李后悔地说:“早知道那三千多的保全费,咬牙也该花啊。”
你看,保全不是花钱买结果,而是花钱买机会。你不保,等于把主动权交给对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4条:
“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14条第(二)项:
“申请保全措施的,根据实际保全的财产数额按照下列标准交纳:……财产数额不超过1000元或者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交纳30元;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当事人申请保全措施交纳的费用最多不超过5000元。”
(注:此为旧规理解误区,实践中已突破5000元上限,具体以法院执行为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诉法》的解释第152条:
明确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法院裁定驳回申请。
说到底,财产保全的本质是风险对冲,你花一两万,可能是为了保住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债权,它不像律师费那样直接帮你打赢官司,但它决定了你赢了之后——能不能真正拿到钱。
我的建议很明确:
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你不起诉,坏人不会主动还钱;你不保全,胜诉也可能是一纸空文。
别再问“保全贵不贵”——该问的是:“我输得起这笔保全费,还是输得起整个案子?”
财产保全怎么收费?花了钱却没保住财产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官司打赢了,对方却早就把房子卖了、车子过户了,钱也转得干干净净?最后判决书拿在手里,像一张白纸——赢了理,却拿...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